缴纳1万元租赁费和299万元物业费准备开超市,却在准备入驻装修时被出租方阻挠施工。

近日,陕西恒生商业连锁有限公司榆林分公司(以下简称恒生公司)就遇到了这样的“爽约”的事情。对此,榆林市榆林鑫玮兴业商贸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玮兴业公司)拒绝接受采访。

300万在榆星广场开超市 进驻装修却遭对方阻止 闹哪样?

合同约定费用300万 租赁期限为12年

2017年11月14日,恒生公司与鑫玮兴业公司经过协商,签订了榆星广场负一层商业合作合同,恒生公司入驻榆星广场负一层开恒生超市。

华商报记者在恒生公司提供的租赁合同上看到,双方经过协商,租赁费和物业费共计300万元每年,租赁期限为12年,即从2017年12月1日至2029年11月30日,租金支付方式为一年一付。

恒生公司按照合同要求支付给鑫玮兴业公司租金叁佰万元(含租金1万元,物业费299万元)。“本来我们这笔租金不需要在近期打完,但是出租方称资金有困难,希望能早点打款。”恒生公司总经理贾向辉称,随后在2017年11月15日、2017年12月1日、2018年4月18日分三次以50万 150万 100万打入鑫玮兴业公司法人代表纪宏栋的个人账户中。

随后恒生公司与装修公司、全国各地众多商品供应商及货架等超市运营设备公司签订了五千多万元的采购合同,并将恒生超市榆星商场布局设计提前传给榆星广场工作人员,做好一切入驻准备工作。

而在此期间,榆星广场还在门口标榜“热烈庆祝恒生超市入驻K-01榆星广场”。

300万在榆星广场开超市 进驻装修却遭对方阻止 闹哪样?

缴纳300万租赁费却遭阻工 商超难进入

洽谈、签合同、入驻装修、经营……本来一切都在计划中,然而本来计划好的一切都似乎要泡汤,恒生公司还得承担与装修公司、全国各地众多商品供应商及货架等超市运营设备公司签订的合同违约问题。

2018年1月6日恒生公司准备进入榆星广场开工建设,但遭到鑫玮兴业公司的拒绝,在随后的三个月时间里,恒生公司多次向鑫玮兴业公司申请进场装修,均遭到该公司拒绝。

“今年4月份,我们就陆续接到装修公司、商品供应商以及设备厂家提出的赔偿诉求。” 贾向辉告诉华商报记者,由于本次商业合作行为涉及金额较大、涉及面较广、牵涉商家众多,所以他们向榆林市政府相关领导反映问题。

“刚开始对方要求打款打入个人账户而非对公账户,我还觉得奇怪,但因为洽谈的时候还比较顺利,所以就没有多想。” 而对于这一点,贾向辉发现对方违约后,他才意识到,这个可能是为了减少税收上的麻烦。华商报记者注意到,在该租赁合同的违约责任一栏中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其中称本合同因乙方违约而提前终止的,则甲方有权没收本合同项下之履约保证金;本合同因甲方违约而提前终止的,甲方应当无息双倍返还本合同项下的履约保证金,如违约方支付的违约金不足以补偿守约方实际损失的(直接经济损失),则违约方应予以补足。

300万在榆星广场开超市 进驻装修却遭对方阻止 闹哪样?

鑫玮兴业公司拒绝接受采访那么为什么

鑫玮兴业公司多次不允许恒生公司入驻装修?据贾向辉介绍称:“我们一年的租金和物业费用共计300万元,而另外一家西安的商超给的年租金高于我们,所以对方不想给我们公司租赁了,才出现阻挡我们入驻装修的一幕。”

据了解,位于榆林市文化路与保宁路十字的榆星广场占地9万平方米,入驻了国内外一线众多品牌,包括餐饮,电影院,健身房,运动休闲服饰,男女装服饰,童装系列,儿童娱乐园。而鑫玮兴业公司系榆星广场的合法运营主体单位。

4月27日下午,华商报记者试图联系到鑫玮兴业公司法人代表纪宏栋,起初对方处于关机状态,后来电话开机后,对方拒接。华商报记者以短信的方式向对方说明来意后,纪宏栋发来短信称,直接与该公司“曹总”联系,并提供了电话号码。记者拨通并说明来意后,对方称:“行了啊,我也不接受你的采访。”随后便挂断了电话。

律师:单方违约需赔付违约金及预期损失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

善律师认为:鑫玮兴业公司多次不允许恒生公司入驻装修的行为构成违约,因双方所签订租赁合同系合法有效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恒生公司负有按时缴纳租金的义务,鑫玮兴业公司负有提供租赁场地的义务。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法定代表人行为构成表见代理行为,恒生公司将租金缴纳至鑫玮兴业公司法定代表人视为公司授意,恒生公司自缴纳完毕租金时即履行完毕合同义务,鑫玮业公司恶意扰乱租赁物使用的行为系严重违约行为。

根据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约定:“因甲方违约而提前终止的,甲方应当无息双倍返还本合同项下的履约保证金,如违约方支付的违约金不足以补偿守约方实际损失的(直接经济损失),则违约方应予以补足。” 赵良善认为,鑫玮兴业公司单方违约行为,致使恒生公司预期可得利益受损,同时面临多个第三方索赔损失严重,因此,鑫玮兴业公司除双倍返还履约保证金外,还应该赔偿恒生公司预期损失、被第三人索赔损失、既得利益损失等。

同时,鉴于本合同存在多方利益,建议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起诉于法院要求继续履行,否则,双方的损失会更大。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来源:华商网-华商报打开客户端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