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角銀角大王

金角大王、銀角大王,是《西遊記》中兩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的角色,在唐僧師徒西行一路遇到的羣妖羣魔中,金角和銀角也許不算來頭最大的,也不算最厲害的,但在武力裝備上,卻是名副其實最強悍的。而那爲人津津樂道的“精細鬼”“伶俐蟲”,也就是他倆的手下。

爲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金、銀二角大王都有一些什麼酷炫到炸裂的寶貝。

紫金紅葫蘆:天地初開之物,仙藤所結,太上老君用來盛丹,若用來裝人,應聲即入,凡人一時三刻化爲膿水;

羊脂玉淨瓶:太上老君盛水之物,功效同紫金紅葫蘆;

幌金繩:太上老君勒袍之物,念緊繩咒即可將人捆綁;

七星劍:光如閃電,冷氣逼人,太上老君煉魔之物;

芭蕉扇:開天闢地之物,太上老君搧火之用,七八扇下去,熯天熾地,烈焰飛騰,那火不是天上火,不是爐中火,也不是山頭火,也不是竈底火,乃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點靈光火。

這些武器裝備幾乎個個都是開天闢地之物,生於天地之先,能被太上老君選中,自然威力無比驚人。開掛的頂級裝備,到了金角和銀角手裏,竟然失了威風,就那麼被孫悟空幾下子給拐了去。

那番“裝天”的把戲被孫猴子用得爐火純青,自然“瞞天過海”,欺騙了金角和銀角手下的兩個小妖。由此可見,所謂的“精細鬼”和“伶俐蟲”其實都只是小聰明罷了。比起孫悟空,他們的火候還差得很遠。

當然這些都不算什麼。

最爲奇怪的是,金角和銀角,兩個妖魔,對於抓唐僧這回事,積極性並不相同。而平頂山遇到這倆妖怪的經歷,對於孫行者來說也是確實離奇。

早在師徒四人即將到達平頂山之際,就有樵夫傳信,說前面有一夥妖魔,如何如何厲害,你們幾個趕緊散夥回去吧,不要往前走了。

同時,樵夫還提供了一條重要信息:他們畫影圖形,要捉和尚;抄名訪姓,專喫唐僧!

這可真是非常奇怪了!師徒四人一路走來,遇見的妖怪都已經被消滅的消滅,收拾的收拾。這一夥妖魔既然沒見過師徒四人,怎麼還會有人有他們的影像?

師徒四人

對此,孫悟空見怪不怪,打聽到後嘻嘻哈哈過去了:“師父,沒甚大事。有便有個把妖精兒,只是這裏人膽小,放他在心上。有我哩,怕他怎的?走路!走路!”

是嘛!他孫大聖天神都不怕,何曾怕過妖怪?

這還不算,稍一留意,孫悟空就發現前面那個樵夫不是別人,是日至功曹!怪道這麼大膽!敢在妖怪眼皮子低下給師徒四人送信兒!

平頂山第一怪,日至功曹來傳信,未見其人,先有其形。

知道真相的孫悟空眼淚掉下來!

當然他不是因爲害怕妖魔,而是想故意捉弄一下豬八戒。於是就有了那次可愛無比的“八戒巡山”。

也真是巧,這二位妖魔半個月不巡山,突然聽說唐僧師徒來了,就想巡山。而且這事還是金角主動對銀角提出的。

銀角自然不解了,我們要喫人,那裏不撈幾個?這和尚到得那裏,讓他去罷。

於是金角巴拉巴拉跟銀角說了一堆,無非就是慫恿銀角去抓唐僧。這是金角第一次慫恿銀角。

爲了避免抓錯,還把師徒四人的影像資料提供給了銀角。

金角道:“兄弟,你有些性急,且莫忙着。你若走出門,不管好歹,但是和尚就拿將來,假如不是唐僧,卻也不當人子?我記得他的模樣,曾將他師徒畫了一個影,圖了一個形,你可拿去。但遇着和尚,以此照驗照驗。”又將某人是某名字,一一說了。銀角得了圖像,知道姓名,即出洞,點起三十名小怪,便來山上巡邏。

平頂山第二怪,早不巡山晚不巡山,早不喫和尚晚不喫和尚,偏偏就在師徒路過這個時候,專候唐僧。

也許是因爲巡山的時候悟空捉弄了八戒,所以後來的他疑神疑鬼,七拐八拐,終於撞到妖怪的槍口上去了。

拿到了豬八戒,銀角指給金角看,金角卻說:“兄弟,錯拿了,這個和尚沒用。”意思我們的目的其實只是唐僧罷了。

但銀角不願意就此罷休,他認爲,豬八戒雖然沒用,但是既然是和唐僧一夥的,拿來就拿來唄,正好天陰了下酒。搞得豬八戒暗地裏叫苦,怎麼偏偏遇到個販臘肉的妖怪。

不過既然目標是唐僧,還是得衝着目標來。

卻說那老怪又喚二魔道:“兄弟,你既拿了八戒,斷乎就有唐僧。再去巡巡山來,切莫放過他去。”二魔道:“就行,就行。”

這是金角第二次慫恿銀角。

不知道這銀角是兄弟情深,還是不服這口氣,一定要完成任務。所以使手段搞了三座山來,把個孫悟空壓得是三尸神咋,七竅噴紅。

要不是金頭揭諦及時出來救駕,孫行者就要在三座大山下再被壓個幾百年了。

平頂山第三怪,山神沒有是非觀,只聽咒語不看人,任由妖怪調遣。

那山神、土地才怕道:“委實不知不知,只聽得那魔頭念起遣山咒法,我們就把山移將來了,誰曉得是孫大聖?”

孫悟空和精細鬼、伶俐蟲耍的經過這裏就不說了,正如孫悟空所說,個把小妖算什麼。聽說紫金葫蘆和羊脂玉淨瓶被騙,金角慌了神,暴跳如雷:“罷了!罷了!這就是孫行者假妝神仙騙哄去了!那猴頭神通廣大,處處人熟,不知那個毛神放他出來,騙去寶貝!”

對於金角來說,唐僧能抓來,固然好。抓不來,也就罷了。

這是金角第三次(間接)慫恿銀角。

故意無奈,故意示弱,兄弟我沒有底氣,要不,這票咱別幹了吧?

可對於銀角來說不行,這是對他的挑戰。他好勝心無比的強,不信這個孫悟空有多厲害:“兄長息怒。叵耐那猴頭着然無禮,既有手段,便走了也罷,怎麼又騙寶貝?我若沒本事拿他,永不在西方路上爲怪!”

這話說的,到底是誰先欺騙人家,把人家壓到了三座山底下,還把人家師傅師弟擄走了?

總而言之,他銀角可不是喫素的。於是讓兩個小妖去請老母親帶幌金繩來順便喫唐僧肉。

可這老狐狸實在不經打,兩下子就讓孫悟空幹掉了。於是孫悟空又來叫陣。

聽說老母親死掉了,金角又心生卻意,說兄弟啊,咱們趕緊把他們師徒都放了吧,遠離這個是非吧。

這是金角第四次(間接)慫恿銀角。

可銀角不願意嚥下這口氣,我那麼辛辛苦苦都抓來了,你說放就放?

二魔道:“哥哥,你說那裏話?我不知費了多少辛勤,施這計策,將那和尚都攝將來。如今似你這等怕懼孫行者的詭譎,就俱送去還他,真所謂畏刀避劍之人,豈大丈夫之所爲也?

好樣的銀角!不愧是條漢子!

他兩個戰了有三十回合,不分勝負。

果然是有些戰鬥力的,再加上七星寶劍,銀角或者還可以再戰一陣。

不過孫猴子心急,想用人家寶貝幌金繩試試,沒想到卻把自己套進去了。

銀角大王

不過,後來他不但自己掙脫出去,依舊者行孫、行者孫的亂叫,三下五除二,還把紫金葫蘆騙了去。這下倒好,銀角被化了。

金角不服,兄弟之死才把他的血性徹徹底底激起。但他也深知自己一個人不是孫悟空的對手,於是還請來了孃舅家的狐狸精狐阿七大王。叵耐自己人實在太菜,免費送人頭不說,自己也終於被孫悟空裝進了紫金葫蘆。

正當孫悟空得了寶貝,消滅了妖怪,師徒四人喜滋滋上路的時候,被人攔住了,幹什麼?要寶貝!

老君道:“葫蘆是我盛丹的,淨瓶是我盛水的,寶劍是我煉魔的,扇子是我搧火的,繩子是我一根勒袍的帶。那兩個怪:一個是我看金爐的童子,一個是我看銀爐的童子,只因他偷了我的寶貝,走下界來,正無覓處,卻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績。”

這可把孫悟空氣壞了,什麼我得功績,你個老官兒,怎麼能縱放家奴行兇?

沒想到,太上老君擺擺手:“不干我事,不可錯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薩問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託化妖魔,看你師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觀音菩薩和老君

這番話真是讓孫悟空更生氣。當時明明是菩薩你解救了我,讓我保唐僧去取經,還說路上有什麼有你照應。如今偏偏又是你,千方百計地在這裏製造妖魔,讓我們師徒不得安生。你到底是要鬧哪樣?

於是,他吐出了那句又無理又無奈的話:該他一世無夫!

是啊,縱觀整個平頂山遇險過程,菩薩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你好好的菩薩不當,非要爲了刁難我們取經人,把兩個無辜的童子託化成妖魔,還問太上老君借了這麼多酷炫的裝備,搭上了兩隻狐狸和無數小妖的性命來考驗我們!這考驗,是否顯得很無賴?

而在這個“追殺取經人”的遊戲中,金角大王其實早有洞見,他明知道即使他們有了那麼多寶貝,自己也不是孫悟空的對手,於是什麼都不想做,卻爲了完成觀音和老君交給的任務,慫恿自己的好兄弟銀角大王去幹。

蠢貨銀角,你要不是那麼能,你要不是那麼爭強好勝,能被裝葫蘆裏麼?

我要喊你一聲,你敢答應嗎?

我知道你敢。

幸好有老君,不然你倆別指望還魂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