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之妻窦氏

李渊之妻窦氏是唐朝开国皇后,然而史书上竟然没有明确记载她的名字,可见她在历史上的地位甚至不如杨玉环之流。深究历史,我们发现她那传奇的一生,是足以与汉朝开国皇后吕雉、唐朝女皇武则天等历史上著名的掌权派女性相媲美的。她之所以没有像吕后和武则天那么受人瞩目,大概是因为她始终居于幕后,从未出现在政权的中央罢了。拨开迷雾见真知,大家请跟随我的笔锋,感悟她那传奇的一生。

出身高贵,自幼不凡

窦氏出身士族,其父北周神武公窦毅是东汉汉大鸿胪窦章的第十二世孙,累世皆至大官,其母是北周襄阳长公主。姥爷是西魏权臣宇文泰,南北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首创府兵制,建立了八柱国制度,由此所发展形成的关陇集团,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数百年的历史走向。

宇文泰

据说窦氏出生的时候,刚出娘胎头发就长过颈肩,正所谓天生异象,必有贵人降临。窦氏年幼时,因聪明伶俐,性格刚毅,被舅父周武帝宇文邕抚养于宫中,备受宠爱。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她看惯了宫廷之中的尔虞我诈,感悟到了国家政事的进退得失。

她在六七岁的时候,曾经对其舅父北周武帝进行劝谏。因突厥势大,而皇后是突厥王女,为了抵御北齐和南陈,让周武帝缓和与皇后之间的关系,并且要善待她。此语一出,顿时语惊四座,周武帝也大惊失色,不禁感慨外甥女的政治洞察力,而且立即接受进谏,对皇后阿史那氏的态度也大为转变。

北周武帝

舅父亡国,恨不能救

窦氏十二岁的时候,隋文帝杨坚接受了北周武帝禅位,窦氏捶胸顿足,无比愤懑地大哭道:“恨我不生为男儿身,不能拯救舅舅的江山”。窦毅与襄阳长公主忙掩其口说:“隋朝已然建立,我窦家侥幸不受牵连,你万不可随意讲话,此等言辞如果传将出去,这可是灭族的大罪”!也许只有窦氏这种刚毅的性格,才会说出此等惊世骇俗的话来。不管怎样,仇恨的种子已然在窦氏的心中渐渐萌芽。

雀屏中选

比武招亲,雀屏中选

窦氏的反隋思想越发严重,她的父母也感同身受,准备在关陇集团内部选取一股势力进行联姻以图自保,甚至复国。如此出众的一个女孩子,挑选女婿肯定要慎之又慎了。由于北朝受到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比较深远,所以当时人们都非常地尚武,由此窦氏的父母想到一招,那就是比武招亲。他们在门屏上画了一只孔雀,所有来求婚的青年才俊,每人发放两支箭,看谁能射中孔雀的两只眼睛。最后李渊胜出,窦氏父母大悦,将窦氏许配给了李渊。这就是“雀屏中选”这一成语典故的来源。

夫妻恩爱,琴瑟和鸣

婚后,窦氏和李渊相处极好,窦氏自小在皇宫长大,熟悉政治规则和官场斗争,对于人性有非常好的见解。两人相处久了,窦氏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世之法深深地影响了李渊。原本就是关陇集团成员的李渊,被窦氏潜移默化地变得有了野心,再加上窦氏的家仇,让李渊坚定了反隋灭隋,自己来做一把董事长的信心。

隋炀帝杨广

在隋炀帝继位后,窦氏曾劝谏李渊将自己好马送给隋炀帝,打消了隋炀帝对自己的疑心;也曾劝谏李渊看清大势,隐忍不发,静观其变,伺机而动;在隋炀帝对李姓官员赶尽杀绝的时候,李渊也利用窦氏智慧成功避祸。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窦氏多次拯救李渊于危难之中。由此可见,窦氏对于李渊的影响和帮助不言而喻。

窦氏不仅在事业上帮助李渊,而且还为李渊生下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平阳昭公主五个子女,这些子女都完美地遗传了窦氏的政治基因,不管哪一个孩子都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唐朝与其说是李渊建立的,倒不如说是李渊的儿子们打下来的。

溘然离世,大唐初建

窦氏在大业九年,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溘然离世,虽然当时李渊还未拉起反隋的大旗,但是她对大唐建立所立下的不朽功勋,是任何一个开国功臣所不能替代和比拟的,大唐开国第一功臣她当之无愧。窦氏死后五年,大唐建国,其夫李渊追封窦氏为穆皇后,也算对其一生的肯定和褒奖吧!

唐太祖李渊

只可惜,当年挽救舅父江山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斯人已逝。同时,她也是幸运的,幸运的是她没有亲身经历玄武门之变,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的骨肉手足相残的惨烈画面,也算是上天对她的眷顾了。

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配图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