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微博,刷到一条谣言,博主说隋炀帝杨广怕自己死后在太庙没位置,就把生父隋高祖杨坚踢出太庙,底下一群瞎起哄的讽刺杨广不孝云云。

看的真是让人无奈,这博主得对宗庙制度多无知才能造出这样的谣言?猴格不才,就通过短命的大隋宗庙制度未遂的改革,来给杨阿摩正正名。

杨阿摩的那句“今后子孙,处朕何所”的话,真是因为嫉妒他爹才说的吗?真的是因为怕自己在太庙没位置,就把亲爹踢出太庙吗?阿摩一挥袖: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01,隋文帝时的同堂异室五庙制

公元581年二月初一,隋朝建立,开国皇帝杨坚沿用北周的同堂异室“五庙”制度,立高祖父杨惠瑕、曾祖父杨烈、祖父杨祯、父亲杨忠四庙。

同时,追尊皇考桓王杨忠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皇妣吕氏为元明皇后。并派太保宇文善、兼太尉李询,奉策去同州,告皇考庙,把神主奉迎到京师。

高祖既受命,遣兼太保宇文善、兼太尉李询,奉策诣同州,告皇考桓王庙,兼用女巫,同家人之礼。上皇考桓王尊号为武元皇帝,皇妣尊号为元明皇后,奉迎神主,归于京师。(《隋书》卷七志二)

虽然说是沿袭北周的“五庙制”,但实际上只有高、曾、祖、祢四亲庙,杨坚也没有给大隋搞出一个始祖来,只是以老父亲杨忠为大隋太祖庙,世世不毁,准备随着世代递进,把太祖之上的三祖庙亲尽迭毁。

拟祖迁于上,而太祖之庙不毁。(《隋书》卷七志二)

在始祖的问题上,杨坚、杨广父子倒是不慕虚荣,比非认祖宗、大臣拦都拦不住的李世民、李雉奴父子更务实。

李唐建国后,攀附十六国的西凉,李世民想以李暠为始祖,就被大臣讽刺,这样一个弹丸短命小国有啥值得炫耀的,虽然爱慕虚荣但还有点底线的太宗只能尴尬的不了了之。

到他儿子小九李治,大臣们就拦不住了,雉奴自卑自家没有能拎出手的老祖宗,就直接把太上老君李耳追尊为太上玄元皇帝,把他李家的门第提高到神仙阶层,要多高大上就多高大上,后世帝王能与李治媲美的,只有赵官家真宗阿恒。

因为杨坚不搞虚无缥缈的始祖,所以,大隋开国的五庙制,其实只是四亲庙,杨隋的太庙里只有四个人,等杨坚驾崩后,被奉入太庙,杨隋的太庙里才是名副其实的五庙。

奔放的杨阿摩继位后,觉得同堂异室的五庙制不足以体现大隋的盛世,以及他雄才大略的威武霸气,于是,霸道总裁杨二广同志决定恢复周制宗庙。

02,隋朝以前的两种庙制

在说阿摩宗庙改革之前,先简单介绍下隋朝之前的宗庙制度,中国历代宗庙制度并非一成不变,夏朝太过遥远、缺乏文献就不说了,商朝有“六庙”说、“七庙”说,总之是多庙制,还不实行迁毁制度。到了周朝,在商朝的基础上又演变成“都宫别殿”制度。

什么叫“都宫别殿”呢?就是外边有围墙环绕,里面有特定数目(七或者九)的寝庙,各自有各自的门垣,按照昭穆顺序、自北向南排列的宗庙建筑群。总之一句话就是一个天子一个庙,七庙就是七座宗庙,都要修的富丽堂皇,可想而知“都宫别殿”有多烧钱。

秦朝在秦国时,也是一个先王一个庙,还不在一个地方,有的在西雍,有的在咸阳。秦二世继位后,毁掉秦襄公以下的历代先王庙,只留下始皇的五代亲庙,又为始皇立“极庙”,尊为帝者祖庙。

西汉继承秦制,不但有生前立庙的习惯,还大肆立庙,在京师有京庙,在陵寝附近有陵庙,还有原庙和郡国庙,既不迁毁,也不按昭穆排列,又多又乱又烧钱,让后代子孙不堪重负。

到汉元帝在位时,西汉皇帝的祖宗庙,不提京庙、陵庙、原庙,光在郡国的郡国庙就有167所,元帝之前才几个皇帝啊?就这么多庙,光一年的祭祀花费就是巨大的,对于越来越穷的汉天子来说,真的祭不起了,所以才引发永光改制。

上食二万四千四百五十五,用卫士四万五千一百二十九人,祝宰乐人万二千一百四十七人,养牺牲卒不在数中。”(《汉书》韦玄成传)

光武帝刘秀挂靠了西汉的公司招牌,自诩为西汉的正统继承者,占人家便宜就得有付出,到最后只能捏着鼻子把西汉奉为大宗,在洛阳为高祖立高庙,里面供奉高祖、太宗、世宗、中宗、元帝五帝。一个庙里合祭五帝,就是东汉“同堂异室”宗庙制度的雏形。

光武帝驾崩后,如果按照礼法,他的神牌就要安奉到高帝庙去,在元帝之下。作为中兴大汉的雄主,要屈居元帝之下,实在是不甘心啊!他的孝顺儿子刘庄就想到一个办法,以老父亲中兴大汉为由,另外建庙,尊为世祖庙,让他爹不用仰西汉列祖的鼻息。

就这样,洛阳同时存在两座宗庙,一个高祖庙,合祭西汉五帝,一个世祖庙。等刘庄驾崩时,特意留下遗诏,让儿子把他安置到世祖庙的更衣室里,不再立庙。从此,东汉诸帝在死后全部进入世祖庙,“同堂异室”的宗庙制度就此形成。所谓“同堂异室”制度就是一个宗庙里,里面有多个庙室,各位皇帝的神主按照昭穆分别住在单间里。

虽然东汉皇帝解释说实施“同堂异室”庙制是为了节约俭省,但实际大家都知道,无非是东汉皇帝不愿意屈居西汉皇帝之下的小心思作祟而已。但不管啥原因,“同堂异室”的确比“都宫别殿”省钱,还便于祭祀,因此,得到后世王朝的继承与发扬光大。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有司曾经提到请依照古礼营建七庙,恢复“都宫别殿”制度,但被司马炎以国家初建要万事从简给否决了。所以,从西晋、东晋到南北朝都继续沿用“同堂异室”的宗庙制度,杨坚建国也继续如此。

03,隋炀帝夭折的宗庙改革

隋炀帝杨二广继位后,就下诏尊崇儒学,因此,儒学之风大盛。而这位能力出众、且自负的皇帝觉得自己能够媲美三代圣君,须得恢复恢弘庞大的周制,来体现他治下的太平盛世,因此,下诏有司对大隋的皇帝宗庙进行改革,恢复周制的“都宫别殿”制。

能遇到改革宗庙礼制的盛事,对士大夫们来说,就像打鸡血一般,礼部侍郎、摄太常许善心,博士褚亮等人经过引经据典的商议,把结果呈报给杨二广。

许善心们建议:天子七庙,就是太祖+文王武王二祧+四亲庙(六亲),周以后稷为始祖(太祖),文王、武王为受命二祧,我们大隋可以效法周朝,找一个始祖(太祖)出来,以太祖杨忠、高祖杨坚为受命二祧,三祖都是万世不祧,其余六庙(包括杨二广本人)就遵从亲尽迭毁之法,随着血缘关系的递进依次迁毁。

今请依据古典,崇建七庙。受命之祖,宜别立庙祧,百代之后,为不毁之法。至于銮驾亲奉,申孝享于高庙,有司行事,竭诚敬于群主,俾夫规模可则,严祀易遵,表有功而彰明德,大复古而贵能变。······谨详立别图,附之议末。其图,太祖、高祖各一殿,准周文武二祧,与始祖而三。余并分室而祭。始祖及二祧之外,从迭毁之法。诏可,未及创制。(《隋书》卷七志二)

皇隋太祖武元皇帝仁风潜暢,至泽傍通,以昆、彭之勋,开稷、契之绪。高祖文皇帝睿哲玄览,神武应期,拨乱返正,远肃迩安,受命开基,垂统圣嗣,鸿名冠于三代,宝祚传于七百。······今请依据古典,崇建七庙,受命之庙,宜别立庙,祧百世之后,不毁之法。至于銮驾亲奉,申孝享于高庙;有司行事,竭诚敬于群主。(《旧唐书》褚亮传)

看了许善心、褚亮的建议,真是让杨阿摩一言难尽、如鲠在喉,为什么呢?

试问哪个皇帝愿意自己死后被冷落、被亲尽迁毁?谁不想万世不祧的呆在宗庙里享受后人祭拜?你许善心、褚亮居然让三祖以下亲尽迭毁,眼里有没有我杨阿摩?置我这样才华出众、能力卓越、一心想流芳万世的阿摩哥于何地?我恢复周制不就是为了荣耀祖先、光荣我自己?合着在你们眼里我连个不祧的位置都混不上?岂有此理!

别觉得杨阿摩小心眼,但凡是皇帝没有不计较宗庙那点事的,到隋朝之后的唐、宋两朝,皇帝们为了宗庙里祧与不祧的位置,更是鸡飞狗跳让人一言难尽。

因此,好面子的杨二广虽然同意了许善心、褚亮的宗庙改革建议,但并没有把这个建议付诸实施,而是拖下来了。

随后,杨二广又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巡行江都,东征高丽······个个都是大手笔,一个比一个烧钱,同样烧钱的但属于不急之务的宗庙改革就这样搁置下去,大隋的太庙里,还是“同堂异室”五庙制照旧。

为了尊崇乃父,在经营东都后,杨二广在东都又为老父亲建立寝庙“天经宫”,收藏高祖衣冠用来四时祭祀。

既营建洛邑,帝无心京师,乃于东都固本里北,起天经宫,以游高祖衣冠,四时致祭。(《隋书》卷七志二)

到了大业三年,有司上奏请杨二广开始实施许善心、褚亮的建议,在东京建立新的宗庙。杨二广想起这回事,就气不打一处来,对秘书监柳说:照老许的建议,始祖和二祧齐备,以后让子孙后代怎么安置朕啊?

帝谓秘书监柳曰:"今始祖及二祧已具,今后子孙,处朕何所?"又下诏,唯议别立高祖之庙,属有行役,遂复停寝。(《隋书》卷七志二)

二广言下之意,当然是也想混个不祧的位置,但许善心那一套方案,并没有给他留不祧的位置,二广阿摩怎么会去实施呢?死要面子的杨阿摩绝对想不到,到了大清,但凡是皇帝都能百世不祧。

杨阿摩不但不实施许善心的方案,反而想另起炉灶,准备效仿周人为文王、武王,汉人为高帝、光武帝特立宗庙的例子,在东都洛阳为他老爹杨坚单独另立高祖庙。

咸以为高祖文皇帝受天明命,奄有区夏,拯群飞于四海,革凋敝于百王,恤狱缓刑,生灵皆遂其性,轻徭薄赋,比屋各安其业。恢夷宇宙,混壹车书。东渐西被,无思不服,南征北怨,俱荷来苏。驾毳乘风,历代所弗至,辫发左衽,声教所罕及,莫不厥角关塞,顿颡阙庭。译靡绝时,书无虚月,韬戈偃武,天下晏如。嘉瑞休征,表里禔福,猗欤伟欤,无得而名者也。朕又闻之,德厚者流光,治辨者礼缛。是以周之文、武,汉之高、光,其典章特立,谥号斯重,岂非缘情称述,即崇显之义乎?高祖文皇帝宜别建庙宇,以彰巍巍之德,仍遵月祭,用表蒸蒸之怀。(《隋书》炀帝纪上)

阿摩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无限的提高他爹的宗庙地位,在规格上,和西汉高祖庙、东汉世祖庙一样,成为大隋名副其实的始祖(太祖)庙,他身为隋二代,自然也能混上不祧的位置。

设想的很美好,但实际上,在东京为高祖单独立庙的方案也没有付诸实施就因为其他事情又搁置,再之后,隋朝灭亡,杨阿摩的宗庙改革彻底夭折,自始至终实行的还是“同堂异室”的五庙制度。

04,猴格说

大隋因为短命没有完成宗庙改革,因此,在长安太庙中,始终实行的是“同堂异室”的五庙制度。高祖杨坚不但在长安太庙占据不祧的位置,还在东都固本北里有寝庙天经宫。他儿子还想为他在东都单独立高祖庙,只不过没有实施。

隋留守卫文升等奉代王侑守京城,高祖遣使谕之,不报。乃围城,下令曰:“犯隋七庙及宗室者,罪三族。”(《新唐书》本纪第一·此处七庙泛指太庙)

不但如此,杨二广无时不刻对父亲的功德进行尊崇和赞美,还让老父亲取代太祖杨忠配祭昊天上帝,从他的各种行为看,无不彰显他对父亲的推崇之情。

燔祀于昊天上帝。皇考太祖武元皇帝,配神作主。大业元年,孟春祀感帝,孟冬祀神州,改以高祖文帝配。(《隋书》卷六志一)

所以,什么杨广不孝把他亲爹踢出太庙,纯属无稽之谈,是没有依据的谣言,有阅读能力的人把隋书志二宗庙部分去读一遍,就能推翻这个谣言。这样无知的谣言也传播,足见该博主不但阅读能力不过关,对宗庙制度也不了解,如此还瞎造谣,真的是坏且蠢。

虽然网络平台不是讲堂,但是,传播历史的创作者,还是要有自己的底线,不要为了黑而黑,更不要为了吸睛,为了流量,去以讹传讹,误导大众。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帝王宗庙礼制研究、隋书、旧唐书、文献统考等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有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这厮虽然总是处于拖延症晚期,但写出来的东西尽量不会让读者菌失望!如果发现有失误之处,非常欢迎留言纠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