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微博,刷到一條謠言,博主說隋煬帝楊廣怕自己死後在太廟沒位置,就把生父隋高祖楊堅踢出太廟,底下一羣瞎起鬨的諷刺楊廣不孝云云。

看的真是讓人無奈,這博主得對宗廟制度多無知才能造出這樣的謠言?猴格不才,就通過短命的大隋宗廟制度未遂的改革,來給楊阿摩正正名。

楊阿摩的那句“今後子孫,處朕何所”的話,真是因爲嫉妒他爹才說的嗎?真的是因爲怕自己在太廟沒位置,就把親爹踢出太廟嗎?阿摩一揮袖: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01,隋文帝時的同堂異室五廟制

公元581年二月初一,隋朝建立,開國皇帝楊堅沿用北周的同堂異室“五廟”制度,立高祖父楊惠瑕、曾祖父楊烈、祖父楊禎、父親楊忠四廟。

同時,追尊皇考桓王楊忠爲武元皇帝,廟號太祖,皇妣呂氏爲元明皇后。並派太保宇文善、兼太尉李詢,奉策去同州,告皇考廟,把神主奉迎到京師。

高祖既受命,遣兼太保宇文善、兼太尉李詢,奉策詣同州,告皇考桓王廟,兼用女巫,同家人之禮。上皇考桓王尊號爲武元皇帝,皇妣尊號爲元明皇后,奉迎神主,歸於京師。(《隋書》卷七志二)

雖然說是沿襲北周的“五廟制”,但實際上只有高、曾、祖、禰四親廟,楊堅也沒有給大隋搞出一個始祖來,只是以老父親楊忠爲大隋太祖廟,世世不毀,準備隨着世代遞進,把太祖之上的三祖廟親盡迭毀。

擬祖遷於上,而太祖之廟不毀。(《隋書》卷七志二)

在始祖的問題上,楊堅、楊廣父子倒是不慕虛榮,比非認祖宗、大臣攔都攔不住的李世民、李雉奴父子更務實。

李唐建國後,攀附十六國的西涼,李世民想以李暠爲始祖,就被大臣諷刺,這樣一個彈丸短命小國有啥值得炫耀的,雖然愛慕虛榮但還有點底線的太宗只能尷尬的不了了之。

到他兒子小九李治,大臣們就攔不住了,雉奴自卑自家沒有能拎出手的老祖宗,就直接把太上老君李耳追尊爲太上玄元皇帝,把他李家的門第提高到神仙階層,要多高大上就多高大上,後世帝王能與李治媲美的,只有趙官家真宗阿恆。

因爲楊堅不搞虛無縹緲的始祖,所以,大隋開國的五廟制,其實只是四親廟,楊隋的太廟裏只有四個人,等楊堅駕崩後,被奉入太廟,楊隋的太廟裏纔是名副其實的五廟。

奔放的楊阿摩繼位後,覺得同堂異室的五廟制不足以體現大隋的盛世,以及他雄才大略的威武霸氣,於是,霸道總裁楊二廣同志決定恢復周制宗廟。

02,隋朝以前的兩種廟制

在說阿摩宗廟改革之前,先簡單介紹下隋朝之前的宗廟制度,中國曆代宗廟制度並非一成不變,夏朝太過遙遠、缺乏文獻就不說了,商朝有“六廟”說、“七廟”說,總之是多廟制,還不實行遷毀制度。到了周朝,在商朝的基礎上又演變成“都宮別殿”制度。

什麼叫“都宮別殿”呢?就是外邊有圍牆環繞,裏面有特定數目(七或者九)的寢廟,各自有各自的門垣,按照昭穆順序、自北向南排列的宗廟建築羣。總之一句話就是一個天子一個廟,七廟就是七座宗廟,都要修的富麗堂皇,可想而知“都宮別殿”有多燒錢。

秦朝在秦國時,也是一個先王一個廟,還不在一個地方,有的在西雍,有的在咸陽。秦二世繼位後,毀掉秦襄公以下的歷代先王廟,只留下始皇的五代親廟,又爲始皇立“極廟”,尊爲帝者祖廟。

西漢繼承秦制,不但有生前立廟的習慣,還大肆立廟,在京師有京廟,在陵寢附近有陵廟,還有原廟和郡國廟,既不遷毀,也不按昭穆排列,又多又亂又燒錢,讓後代子孫不堪重負。

到漢元帝在位時,西漢皇帝的祖宗廟,不提京廟、陵廟、原廟,光在郡國的郡國廟就有167所,元帝之前才幾個皇帝啊?就這麼多廟,光一年的祭祀花費就是巨大的,對於越來越窮的漢天子來說,真的祭不起了,所以才引發永光改制。

上食二萬四千四百五十五,用衛士四萬五千一百二十九人,祝宰樂人萬二千一百四十七人,養犧牲卒不在數中。”(《漢書》韋玄成傳)

光武帝劉秀掛靠了西漢的公司招牌,自詡爲西漢的正統繼承者,占人家便宜就得有付出,到最後只能捏着鼻子把西漢奉爲大宗,在洛陽爲高祖立高廟,裏面供奉高祖、太宗、世宗、中宗、元帝五帝。一個廟裏合祭五帝,就是東漢“同堂異室”宗廟制度的雛形。

光武帝駕崩後,如果按照禮法,他的神牌就要安奉到高帝廟去,在元帝之下。作爲中興大漢的雄主,要屈居元帝之下,實在是不甘心啊!他的孝順兒子劉莊就想到一個辦法,以老父親中興大漢爲由,另外建廟,尊爲世祖廟,讓他爹不用仰西漢列祖的鼻息。

就這樣,洛陽同時存在兩座宗廟,一個高祖廟,合祭西漢五帝,一個世祖廟。等劉莊駕崩時,特意留下遺詔,讓兒子把他安置到世祖廟的更衣室裏,不再立廟。從此,東漢諸帝在死後全部進入世祖廟,“同堂異室”的宗廟制度就此形成。所謂“同堂異室”制度就是一個宗廟裏,裏面有多個廟室,各位皇帝的神主按照昭穆分別住在單間裏。

雖然東漢皇帝解釋說實施“同堂異室”廟制是爲了節約儉省,但實際大家都知道,無非是東漢皇帝不願意屈居西漢皇帝之下的小心思作祟而已。但不管啥原因,“同堂異室”的確比“都宮別殿”省錢,還便於祭祀,因此,得到後世王朝的繼承與發揚光大。

司馬炎建立西晉後,有司曾經提到請依照古禮營建七廟,恢復“都宮別殿”制度,但被司馬炎以國家初建要萬事從簡給否決了。所以,從西晉、東晉到南北朝都繼續沿用“同堂異室”的宗廟制度,楊堅建國也繼續如此。

03,隋煬帝夭折的宗廟改革

隋煬帝楊二廣繼位後,就下詔尊崇儒學,因此,儒學之風大盛。而這位能力出衆、且自負的皇帝覺得自己能夠媲美三代聖君,須得恢復恢弘龐大的周制,來體現他治下的太平盛世,因此,下詔有司對大隋的皇帝宗廟進行改革,恢復周制的“都宮別殿”制。

能遇到改革宗廟禮制的盛事,對士大夫們來說,就像打雞血一般,禮部侍郎、攝太常許善心,博士褚亮等人經過引經據典的商議,把結果呈報給楊二廣。

許善心們建議:天子七廟,就是太祖+文王武王二祧+四親廟(六親),周以後稷爲始祖(太祖),文王、武王爲受命二祧,我們大隋可以效法周朝,找一個始祖(太祖)出來,以太祖楊忠、高祖楊堅爲受命二祧,三祖都是萬世不祧,其餘六廟(包括楊二廣本人)就遵從親盡迭毀之法,隨着血緣關係的遞進依次遷毀。

今請依據古典,崇建七廟。受命之祖,宜別立廟祧,百代之後,爲不毀之法。至於鑾駕親奉,申孝享於高廟,有司行事,竭誠敬於羣主,俾夫規模可則,嚴祀易遵,表有功而彰明德,大復古而貴能變。······謹詳立別圖,附之議末。其圖,太祖、高祖各一殿,準周文武二祧,與始祖而三。餘並分室而祭。始祖及二祧之外,從迭毀之法。詔可,未及創制。(《隋書》卷七志二)

皇隋太祖武元皇帝仁風潛暢,至澤傍通,以昆、彭之勳,開稷、契之緒。高祖文皇帝睿哲玄覽,神武應期,撥亂返正,遠肅邇安,受命開基,垂統聖嗣,鴻名冠於三代,寶祚傳於七百。······今請依據古典,崇建七廟,受命之廟,宜別立廟,祧百世之後,不毀之法。至於鑾駕親奉,申孝享於高廟;有司行事,竭誠敬於羣主。(《舊唐書》褚亮傳)

看了許善心、褚亮的建議,真是讓楊阿摩一言難盡、如鯁在喉,爲什麼呢?

試問哪個皇帝願意自己死後被冷落、被親盡遷毀?誰不想萬世不祧的呆在宗廟裏享受後人祭拜?你許善心、褚亮居然讓三祖以下親盡迭毀,眼裏有沒有我楊阿摩?置我這樣才華出衆、能力卓越、一心想流芳萬世的阿摩哥於何地?我恢復周制不就是爲了榮耀祖先、光榮我自己?合着在你們眼裏我連個不祧的位置都混不上?豈有此理!

別覺得楊阿摩小心眼,但凡是皇帝沒有不計較宗廟那點事的,到隋朝之後的唐、宋兩朝,皇帝們爲了宗廟裏祧與不祧的位置,更是雞飛狗跳讓人一言難盡。

因此,好面子的楊二廣雖然同意了許善心、褚亮的宗廟改革建議,但並沒有把這個建議付諸實施,而是拖下來了。

隨後,楊二廣又營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巡行江都,東征高麗······個個都是大手筆,一個比一個燒錢,同樣燒錢的但屬於不急之務的宗廟改革就這樣擱置下去,大隋的太廟裏,還是“同堂異室”五廟制照舊。

爲了尊崇乃父,在經營東都後,楊二廣在東都又爲老父親建立寢廟“天經宮”,收藏高祖衣冠用來四時祭祀。

既營建洛邑,帝無心京師,乃於東都固本里北,起天經宮,以遊高祖衣冠,四時致祭。(《隋書》卷七志二)

到了大業三年,有司上奏請楊二廣開始實施許善心、褚亮的建議,在東京建立新的宗廟。楊二廣想起這回事,就氣不打一處來,對祕書監柳說:照老許的建議,始祖和二祧齊備,以後讓子孫後代怎麼安置朕啊?

帝謂祕書監柳曰:"今始祖及二祧已具,今後子孫,處朕何所?"又下詔,唯議別立高祖之廟,屬有行役,遂復停寢。(《隋書》卷七志二)

二廣言下之意,當然是也想混個不祧的位置,但許善心那一套方案,並沒有給他留不祧的位置,二廣阿摩怎麼會去實施呢?死要面子的楊阿摩絕對想不到,到了大清,但凡是皇帝都能百世不祧。

楊阿摩不但不實施許善心的方案,反而想另起爐竈,準備效仿周人爲文王、武王,漢人爲高帝、光武帝特立宗廟的例子,在東都洛陽爲他老爹楊堅單獨另立高祖廟。

鹹以爲高祖文皇帝受天明命,奄有區夏,拯羣飛於四海,革凋敝於百王,恤獄緩刑,生靈皆遂其性,輕徭薄賦,比屋各安其業。恢夷宇宙,混壹車書。東漸西被,無思不服,南征北怨,俱荷來蘇。駕毳乘風,歷代所弗至,辮髮左衽,聲教所罕及,莫不厥角關塞,頓顙闕庭。譯靡絕時,書無虛月,韜戈偃武,天下晏如。嘉瑞休徵,表裏禔福,猗歟偉歟,無得而名者也。朕又聞之,德厚者流光,治辨者禮縟。是以周之文、武,漢之高、光,其典章特立,諡號斯重,豈非緣情稱述,即崇顯之義乎?高祖文皇帝宜別建廟宇,以彰巍巍之德,仍遵月祭,用表蒸蒸之懷。(《隋書》煬帝紀上)

阿摩這樣做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無限的提高他爹的宗廟地位,在規格上,和西漢高祖廟、東漢世祖廟一樣,成爲大隋名副其實的始祖(太祖)廟,他身爲隋二代,自然也能混上不祧的位置。

設想的很美好,但實際上,在東京爲高祖單獨立廟的方案也沒有付諸實施就因爲其他事情又擱置,再之後,隋朝滅亡,楊阿摩的宗廟改革徹底夭折,自始至終實行的還是“同堂異室”的五廟制度。

04,猴格說

大隋因爲短命沒有完成宗廟改革,因此,在長安太廟中,始終實行的是“同堂異室”的五廟制度。高祖楊堅不但在長安太廟佔據不祧的位置,還在東都固本北里有寢廟天經宮。他兒子還想爲他在東都單獨立高祖廟,只不過沒有實施。

隋留守衛文升等奉代王侑守京城,高祖遣使諭之,不報。乃圍城,下令曰:“犯隋七廟及宗室者,罪三族。”(《新唐書》本紀第一·此處七廟泛指太廟)

不但如此,楊二廣無時不刻對父親的功德進行尊崇和讚美,還讓老父親取代太祖楊忠配祭昊天上帝,從他的各種行爲看,無不彰顯他對父親的推崇之情。

燔祀於昊天上帝。皇考太祖武元皇帝,配神作主。大業元年,孟春祀感帝,孟冬祀神州,改以高祖文帝配。(《隋書》卷六志一)

所以,什麼楊廣不孝把他親爹踢出太廟,純屬無稽之談,是沒有依據的謠言,有閱讀能力的人把隋書志二宗廟部分去讀一遍,就能推翻這個謠言。這樣無知的謠言也傳播,足見該博主不但閱讀能力不過關,對宗廟制度也不瞭解,如此還瞎造謠,真的是壞且蠢。

雖然網絡平臺不是講堂,但是,傳播歷史的創作者,還是要有自己的底線,不要爲了黑而黑,更不要爲了吸睛,爲了流量,去以訛傳訛,誤導大衆。

就是這樣。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帝王宗廟禮制研究、隋書、舊唐書、文獻統考等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爲論,訴說個人見解,謝絕脫離人文環境的過度解讀和陰謀論。有喜歡遼夏金元以及後宮八卦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這廝雖然總是處於拖延症晚期,但寫出來的東西儘量不會讓讀者菌失望!如果發現有失誤之處,非常歡迎留言糾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