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映明清宮廷生活的歷史劇中,皇帝的龍袍通常是黃色的,爲何要用黃色?這是有來歷的。早在漢代之前,中國人並不崇尚黃色。如殷商人崇尚白色,周朝人崇尚紅色,秦朝人崇尚黑色,漢代人崇尚黃色。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與古人封建迷信思想有關。

漢代的五行術士認爲:金、木、水、火、土,分別與白,青黑、紅、黃五色相配,與之相適應的是“五德”制度,如秦朝實行的是“水德”制度,故衣服,旌旗等以黑色爲貴,秦始皇就喜歡黑色服飾。按照五行相剋原理,“土”克“水”,故漢代實行的是“土德”制度,以黃色爲貴。到了漢代中期,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議,“改正朔,易服色”,在禮儀制度、朝政典章等方面進行改革,逐步將黃色作爲尊貴之色固定下來。

後來,“五德”學說受到挑戰,一些皇帝不再奉行這個標準,如《隋書·禮儀志》記載,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詔曰:“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黑,士卒以黃。”可見隋代普通百姓可以穿黃色衣服。相反,黃色還成爲隋代兵士服裝的法定顏色。但是到了隋朝垮臺前不久,過去的聖旨不再算數。皇帝規定黃色不再隨意亂用,歸皇帝一人專用。

《野客叢書·禁用黃》中說:

“……隋制,天子常服黃袍,遂禁庶不得服,而服黃自此始。

唐高祖也看中這一做法,武德年間,開始在百官、百姓中禁穿黃色衣服,黃袍遂成爲皇帝專用之服。對此,《新唐書·與服志》有明確載:

至唐高祖,以赭黃袍、巾帶爲常服,接着天子袍衫,稍用赤黃,遂禁臣民服。並規定了其他官員的服色:三品以上爲紫,四品五品爲朱,六品七品爲綠,八品九品爲青。

說到黃袍,不得不提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的典故。公元960年,時任後周禁軍統帥的趙匡胤率軍出征,行至陳橋,夜幕時分隨行將士發動兵變,將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俯首跪拜,口呼萬歲,擁立趙匡胤爲帝,此即有名的陳橋兵變,從此“黃袍加身”成爲當皇帝的代名詞,黃袍成爲帝王的專屬之物,普通百姓倘若染指,必以謀逆罪誅殺九族。

還有一種觀點認爲,皇帝穿黃色龍袍與中華民族的原始信仰有關。古人崇尚黃色,與古代農耕民族“敬土”思想密不可分。黃字“從田,是田土活於人身之色”。華夏民族世代生息繁衍於黃土高原,對賴以生存的黃土大地,有特別崇仰和依戀之情,由此對黃土之色產生景仰。按照五行學說,土居中央,爲“中央土”,土的黃顏色理所當然被視爲中央之色,屬於中正之色,因而受到人們獨尊和崇奉。

歷史上以黃土高原爲核心的統一王朝,也認爲自己是居於“中央土”的大國,有別於周邊的“四夷”,而“黃色”又通過“土”“正統”、“尊崇”聯繫起來,相應地與君主的至尊思想和習慣相一致。因此,黃色就成爲帝王之色,絕不允許普通百姓任意使用。

此外,古代有“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的說法,大意是說龍在打仗的時候,流的血是黃色的。而君主又以龍爲象徵,黃色與君主就發生了更直接的聯繫。《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說廣袤的黃土地也爲君王所擁有,更加深了帝王心目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觀念,因而土地所代表的黃色就爲君王所專有,他們製作龍袍當然就離不開黃色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