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映明清宫廷生活的历史剧中,皇帝的龙袍通常是黄色的,为何要用黄色?这是有来历的。早在汉代之前,中国人并不崇尚黄色。如殷商人崇尚白色,周朝人崇尚红色,秦朝人崇尚黑色,汉代人崇尚黄色。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与古人封建迷信思想有关。

汉代的五行术士认为:金、木、水、火、土,分别与白,青黑、红、黄五色相配,与之相适应的是“五德”制度,如秦朝实行的是“水德”制度,故衣服,旌旗等以黑色为贵,秦始皇就喜欢黑色服饰。按照五行相克原理,“土”克“水”,故汉代实行的是“土德”制度,以黄色为贵。到了汉代中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改正朔,易服色”,在礼仪制度、朝政典章等方面进行改革,逐步将黄色作为尊贵之色固定下来。

后来,“五德”学说受到挑战,一些皇帝不再奉行这个标准,如《隋书·礼仪志》记载,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诏曰:“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黑,士卒以黄。”可见隋代普通百姓可以穿黄色衣服。相反,黄色还成为隋代兵士服装的法定颜色。但是到了隋朝垮台前不久,过去的圣旨不再算数。皇帝规定黄色不再随意乱用,归皇帝一人专用。

《野客丛书·禁用黄》中说:

“……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庶不得服,而服黄自此始。

唐高祖也看中这一做法,武德年间,开始在百官、百姓中禁穿黄色衣服,黄袍遂成为皇帝专用之服。对此,《新唐书·与服志》有明确载:

至唐高祖,以赭黄袍、巾带为常服,接着天子袍衫,稍用赤黄,遂禁臣民服。并规定了其他官员的服色:三品以上为紫,四品五品为朱,六品七品为绿,八品九品为青。

说到黄袍,不得不提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典故。公元960年,时任后周禁军统帅的赵匡胤率军出征,行至陈桥,夜幕时分随行将士发动兵变,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俯首跪拜,口呼万岁,拥立赵匡胤为帝,此即有名的陈桥兵变,从此“黄袍加身”成为当皇帝的代名词,黄袍成为帝王的专属之物,普通百姓倘若染指,必以谋逆罪诛杀九族。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皇帝穿黄色龙袍与中华民族的原始信仰有关。古人崇尚黄色,与古代农耕民族“敬土”思想密不可分。黄字“从田,是田土活于人身之色”。华夏民族世代生息繁衍于黄土高原,对赖以生存的黄土大地,有特别崇仰和依恋之情,由此对黄土之色产生景仰。按照五行学说,土居中央,为“中央土”,土的黄颜色理所当然被视为中央之色,属于中正之色,因而受到人们独尊和崇奉。

历史上以黄土高原为核心的统一王朝,也认为自己是居于“中央土”的大国,有别于周边的“四夷”,而“黄色”又通过“土”“正统”、“尊崇”联系起来,相应地与君主的至尊思想和习惯相一致。因此,黄色就成为帝王之色,绝不允许普通百姓任意使用。

此外,古代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说法,大意是说龙在打仗的时候,流的血是黄色的。而君主又以龙为象征,黄色与君主就发生了更直接的联系。《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说广袤的黄土地也为君王所拥有,更加深了帝王心目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因而土地所代表的黄色就为君王所专有,他们制作龙袍当然就离不开黄色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