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人:基層工作者、大學畢業生、國企事業單位普通職工等。

財富構成:工資+親代財產。增速:龜速 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拿着不到1W的死工資,存款不過20萬。如果父母財產不多就徹底是個屌絲。大一點兒的風險就得翻船。

2.精英人:職業經理人、高級技術輸出者。

財富構成:成長性工資+簡單投資+親代財產。增速:勻速 精英人脫離了龜速的財富增長模式,有些已經達到財務自由,可以購買一些股票房產類的簡單投資,但是財富增速並不快。

3.創業人:全職或兼職創業者、投資者。

財富結構:工資+股權收益+投資收益+親代財產。增速:跳躍性增長 創業人的財富結構是最豐富的,同時也是唯一具備短時間獲取大量財富的人羣。

論賺錢,老哥告訴你,一定是自己做賺得多。資本論早就提過剩餘價值的概念:“剩餘價值是僱傭工人(你)創造的被資本家(你老闆)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

也就是說:

你累死累活做了一個50w的項目,老闆也只肯拿出收入的10%(5w)來作爲手下員工的提成,然而這5w是給所有參與這個項目的人的錢,還不是你一人兒的,你需要再根據你在項目中的位置拿自己所剩無幾的小部分。

那剩下的90%呢?刨去成本剩下的

自然都划進老闆的腰包了,

這其中就包括你創造的剩餘價值!

“臥槽!我虧大發了!”這是事實。

你老闆不可能賺3千就給你3千,

一定是你爲他創造了30K,300K的價值!

那肯定問,

完了果老兄,難道我上班註定是窮逼?

不要方,我這裏再送你兩條錦囊妙計:

1、單點爆破,死磕到底,獲得成效。它包括選擇+積累+爆發 三部分組成,成一個上升曲線。

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

這類人往往是在現在某一領域做到極致,做的牛逼,這一渠道的收入陡然變快,隨着收入的增加,其他的渠道收入接踵而來。如此循環,從而達到財富跳躍性增長的目標。

所以,作出了選擇就踏踏實實工作,做好儲備和積累,提升技能,積攢資源和人脈,切忌以“打工”的心態工作。

拼了全力你纔有機會進入到企業的核心團隊,才更接近領域大拿的目標,才能夠不斷刺激財富增長速度,做到財富增長速度越來越快,爆發指日可待。

2.增長自己財富渠道的多樣性。你會發現,越成功的人收入渠道就越多,這類人目光總是超前(錢),總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越是窮逼越是拿着死工資,巴巴守着眼巴前兒,總是害怕失去自己已經擁有的。大哥,都這樣了還這麼拿自己當回事兒呢!所以,賺錢第一步首先要從改變你的收入渠道入手,做到“工資+理財投資”兩手抓。

上班很簡單,就是生活比較困難,

創業很困難,但是生活變得簡單。

果老兄是老實人不會騙你的。

——要不要逆天改命,看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