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航天科技迅猛發展,繼天宮二號發射之後,近日,中國航天又傳來喜訊。

中國空間站性能如何?總師:可望超越國際空間站,至少使用十年

據環球時報4月25日報道稱,中國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院士作了題爲《走進新時代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主旨報告,詳細介紹了我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歷程,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有關我國空間站方面的情況。

中國空間站性能如何?總師:可望超越國際空間站,至少使用十年

中國空間站是由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組成,並且同時擁有26個艙內載荷機櫃裝載空間,67箇中小型艙外載荷接口,3個艙外大型載荷掛點,1個擴展試驗平臺掛點,具有強大的供電、信息、環熱控、機械臂等應用載荷支持能力。此外空間站將與裝載大型巡天望遠鏡的光學艙共軌飛行,因此其對外觀察能力十分突出。空間站內的姿態穩定度,微重力水平都是比較先進的水準。其中核心艙的性能尤爲突出,配置有配置兼具氣閘艙功能的節點艙和機械臂,實際可操作性強,具備10多噸載荷設備的安裝和支持能力,同時還可接納航天員長期訪問和物資補給,並且足夠支撐航天員的出艙活動。

中國空間站性能如何?總師:可望超越國際空間站,至少使用十年

中國空間站的設計壽命不小於十年,並且如果通過維修,還可以延長其使用壽命,具備一定的擴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空間站相比於國際空間站有一個明顯的區別,那就是其規模相對較小,這是因爲研發團隊考慮的規模是適中的,可以滿足重大科學研究項目的需要,而擴展能力的設計將使我們能根據科學前沿的發展需求,提供更爲強大的支持能力。因此總設計師認爲中國空間站除了規模以外,在功能、應用效益、建造技術、物資補給等重要指標方面已經達到甚至是超越國際空間站,畢竟在國際空間站退役之後,中國空間站將是唯一的空間站,而目前所建成的空間站只是基礎,未來它還有較大的調整和提升空間。

當然對於中國來說,空間站建成之後,不僅僅是應用在軍事領域,未來對於民生,環境方面的建設也是大有益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