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万年前的晚始新世,生命显赫的蒙古安氏中兽,光是头部就有83厘米长,全身长度可达5米,体重超过1吨,堪称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食肉哺乳动物之一。体型差异很大,小者如豺狗,大者则超过棕熊。

1.jpg

安氏中兽的化石仅仅包括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编号为AMNH 20135,化石长度达到83厘米。根据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中爪兽类的身体比例,古生物学家推测安氏中兽的体长可达4米,体重约1.5吨,它因此成为当时已知最大型的陆生食肉哺乳动物。

2.jpg

安氏中兽的外形就像是一只放大的狼,其脑袋又大又长,嘴中长有锋利的牙齿,身体强壮,尾巴较长。相对于身体,安氏中兽的四肢较短,脚上长有蹄子而不是爪子。在分类上,安氏中兽属于偶蹄目而不是食肉目,也就是说它与今天的河马、长颈鹿等是亲戚。

3.jpg

一直以为,安氏中兽都被作为是最大的陆生食肉哺乳动物,它们具有强大的咬合力,能够咬碎骨头,因此被认为具有食腐的习性。安氏中兽是大型肉食性的哺乳类的一种,体长近4米,肩高约1米9,体重180 - 450 kg ,凭借着庞大的身躯,被称为“史上最大的陆生食肉兽”。

4.jpg

中兽科动物是踝节类中偏于肉食性的一类,在古新世、始新世十分繁盛,目前人们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发现了几十种。它们的体型差异很大,小者如豺狗,大者则超过棕熊。根据其多样化的食性,大体可分为4种类型:肉食性型——个子不大,牙齿细小,如双尖中兽;进步的肉食性型——牙齿适于切割,一些种类的脚步适应快跑,如中兽、软中兽、鱼中兽等;杂食兼肉食性型——牙齿较大而特化,以厚中兽为代表;压骨型——下颌强壮有力,牙齿粗大,体型较大,包括强中兽、蒙古中兽和安氏中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