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清,甘,活”这四个字作为岩茶的审评标签,在岩茶圈那可是大名鼎鼎,芳名远播的物种,即使你不知道它的具体内涵,当你在品岩茶时用上这几个字,不仅像是行业内的万金油一般随处可用,演技好一点的,都会让别人都会觉得你是深不可测的业内高手,有文化,有内涵。

其中,“香,甘,活”可以说是同学们最经常得瑟一款茶时的三个字,但对于“清”,Y老师似乎很少在茶桌上听到任何的讨论。所以,岩茶的“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标准,今天我将从官方版和非官方版两个纬度开放式开展讨论的话题。

官 方 版

1.茶 汤 透 亮 ,不 浑 浊

同学们应该经常会碰到这样一幅画面,橙红清澈的茶汤倒入锤纹玻璃的公道里,折射出不同切面的光芒,洋洋洒洒的影子慵懒地瘫在亚麻棉布上,蓝后,这杯散发着琥珀光泽的茶汤,在它人生的巅峰时刻将被放置在一个大逆光的环境里任凭吃瓜群众无死角拍照磨皮发朋友圈……

.Y老师朋友圈的日常

私以为,汤色清透是岩茶应该具备的的基本素质之一。只可惜,咱们一介凡人,说得到不一定做得到,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意外使得咱儿本该bulingbuling的茶汤变得浑浊。

比如说,杀青不到位,汤水浑浊甚至发黑;揉捻过程中揉的力度过大,或者揉太紧,导致叶表不完整,多粉末,也会使汤水浑浊;如果火功过高,茶叶又有可能炭化产生焦条,冲泡的时候也可能使汤水浑浊哦。

2.茶 香 纯 洁 ,无 异 气

究竟怎样的香气才叫“纯”?

纯,指某茶应有的香气。判断它们的标准,我觉得就跟欣赏女生级的白富美是一样的。

什么样的女生才最吸引人呢?“表里如一”才是最好的。

化妆后美若天仙,卸妆后底子还不错,重要的是自身修养到位,家室清白甚至还有资格可以“拼爹”。岩茶香气纯净也是一个道理。一看工艺到位不到位,二看品种特征显不显,三看本土气息正不正。

什么叫“异”呢?

异香是指茶香不纯或沾染了外来气味。例如,烟气:就是烧烤味儿;青气:感觉像青草汁;闷气:沉闷不爽;焦气:类似于炒豆子的味道等等会让人不舒服、不和谐的多余味道,都很“异”。

3.茶 味 纯 正 ,莫 杂 味

品茶可以说是一种很“私人”的感受,好比同一道菜到不同人口中,层次感大不相同,每个人感觉的精细程度并不相同。

而茶岩的滋味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刚开始的紧张,期待,然后从起跑开始慢慢加速到回环过弯再到回归平静,它的每一泡都会带给你惊喜。

所以各位大侠请恕小生愚笨,无法解释岩茶的茶味纯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口感。但是茶汤纯正的“敌人”,那些拆散人家幸福家庭的小三儿到底长啥样,Y老师我还是能略说一二的。

糟 心 提 示 :

请对下列这样的茶保持警惕啦啦啦:

1. 你喝着有苦味且一直存在没有转化时;

2. 有持续的感觉到似食生柿,有麻嘴、厚唇、紧舌之感时;

3. 让你感觉舌根发酸没有转化时;

4. 汤味在舌面感觉粗糙;

5. 最最重要的一点,岩茶圈有一种说法叫“香气落水”,如果你在嗅香气时,已经发现了不自然的地方,那么基本可以断定这款岩茶的滋味同样存在着问题。

当然,看完上述五点,Y老师我心疼的抱住了自己蜷缩在角落里,毕竟,按照上述标准能喝的茶似乎不多了。

非 官 方 版

岩茶的“清”,就是工艺作品的表达

.所谓非官方版,就是说错了要啪啪啪打脸的那种版本…

在Y老师看来,“香、清、甘、活”这四个等级,香是基础,因为茶本质的香气就是令人愉悦的,“清”从某种程度上是工艺取舍带来的影响。

好比麻辣三鲜和水捞三鲜,它们是两种风味的选择,而这风味的选择取决于食材的好坏,新鲜的食材我们都不忍心用过度的调料去破坏食材的本味,遇到次一级的食材时,才需要不同的添加去修饰。

岩茶的“清”亦是同理,我们在采访很多山场主人时,他们在遇到自己家最宝贝的山场品种时,基本的工艺原理就是“文火慢炖”,就是用温柔而有穿透的方式表达一泡好茶的山场味,说白了就是这片树叶的风土志。

从某种程度上说,“清”就像是一种表达手法,选择拟人还是排比,重点看你想呈现出什么。所以,当你遇到一泡直观的“清”岩茶时,务必认真对待,细品工艺者所埋下的伏笔。

今 日 互 动 话 题 :

有没有一泡“清”到让你没齿难忘的岩茶,留言区互动,说说它的独特。当然,对于非官方版的观点,也欢迎来留言区“打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