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帝,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豪奢,毕竟作为一个统治全国的人,什么东西不是最好的?这样的人哪会委屈了自己呢?

可是,还偏偏就有这么样一位皇帝,不仅勤俭持家,还把这种风气发挥到了极致,至于究竟极致到了什么地步呢?下面我们来看几则故事吧。

这位皇帝的名字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毕竟人家在位期间的铸币流传到现在的数量,还有很多,这位皇帝就是清朝的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的皇阿玛嘉庆皇帝,为了能让儿子将先祖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专门腾出时间来带他到先祖祭祀的地方,祭祀先祖的时候,顺便给他讲了讲先祖们是如何创立这个王朝的,并且是如何勤俭,如何守住自己的江山的......年幼的道光可能并不懂那么多,可是,他却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勤俭,这种勤俭的念头于是乎,就完美的贯穿了道光皇帝的一生......

可能是哪一个环节出了一点点差池,道光皇帝把先祖的勤俭当成了“抠门”,并且把这种“抠门”发挥到了极致。

道光皇帝一坐上皇位,就迫不及待的颁布了自己引以为傲的《御制声色货利谕》,其实就是古代版的《全民如何节约守则》,并且下令:各巡抚机构禁止向皇家进贡。道光并不是说说而已,他确实做到了,甚至把皇宫打造成了一个清廉朝政的榜样。

道光皇帝的节俭风气愈发的盛行,毕竟嘛,人家是一国之君,人家的做法和思想就是人民行为和效仿的准则。道光皇帝在穿衣方面也是做到了节俭,一件衣服,破洞了修补一下接着穿,所以当时的气氛应该是这样的,皇帝坐在朝堂之上,满朝文武官员肃立于朝堂之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丐帮在密谋什么人间大案......道光皇帝打听到宫外补衣服的费用比宫里面便宜,所以,后来宫外面那个补衣服的小作坊火了,这可是为皇帝缝补衣服的地方啊,而那个小裁缝一夜之间也火遍了皇城。道光年间,衣服做旧市场异常火爆,甚至街面上都看不到售卖新衣服的摊位。

在饮食方面,道光皇帝也是绝对的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当时道光皇帝的晚餐标准:一个烧饼、一壶热茶(有时候甚至仅仅有白开水),而这个晚餐上的烧饼也是花了心思的,道光皇帝觉得御膳房做的成本太大,就差人到宫外面的小店里花两文钱买的烧饼,后来那个卖烧饼的小店也火了,每天的烧饼都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观摩过先祖的简陋居室之后,道光皇帝为了表示自己传承先祖优秀传统的巨大决心,一回到宫里,就让人把自己寝室的桌椅和床以外的其他家具都搬走了,从根本上让自己在住的方面做到节俭,成为当时许多人效仿的所谓极简风......还节俭出了新的生活理念。

再说道光皇帝的出行,基本上都是靠自己的两只脚,比起自己的爷爷那么喜欢到处游山玩水,道光可能觉得那是种特别浪费金钱的事情,他更愿意在自己的家里批批奏折,看看自己后花园的红红绿绿,并且乐此不疲。

可是,对于自己的身后事,道光皇帝却表现的异常用心,光是墓地就修了两次,看来道光可能是对这种勤俭节约的生活感到害怕了,希望自己在另一个王朝里重新选择一种豪奢的生活吧......

道光这种看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却也并不是什么好事,虽然对政治上的贪污腐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并不能完全根除,虽然取消了许多老百姓沉重的税收,但是也并没有为他们的生活带来特别积极的改善。

正是由于道光的这种看似优秀的“勤俭节约”,让清朝的军事力量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甚至变得不堪一击,所以在英国的侵略者打到家门口的时候。也没能守住敌军的炮火,最后,签订了清朝历史上第一个屈辱条约——《南京条约》,正是这个条约让中国正式进入了半封建班殖民地的社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