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的不愉快主要緣於“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這段標語,這個盲目的比較讓梅葆玖不能接受。此後李玉剛找個機會想討好梅葆玖,但由於言語表達有問題,反而適得其反地引來梅葆玖更大的不滿。blob.png

都知道李玉剛是靠反串走紅的,在一次演出中,李玉剛的親友團打出了“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的標語。這下真是幫了倒忙,給李玉剛引來無知、自大的負面評價。梅派傳人梅葆玖先生得知後,也對這樣的比較甚爲不滿,而且認爲這樣會引發“李玉剛是梅派弟子”的誤解。blob.png

梅葆玖的不滿是可以理解的,首先拿李玉剛與梅蘭芳先生對錶是極其不恰當的,李玉剛纔藝再突出也是唱流行歌曲的,只不過介入戲曲的唱腔而已,而並非真的進入京劇行當。連行內人都不算,就敢跟梅蘭芳先生做比,太娛樂化了。另外,這麼表達確實有冒充梅派傳人之嫌,要知道這個行當的禮法甚嚴,即使學藝多年,只要沒正式拜師,都不能算是徒弟,更別說一天都沒學過了。

相信李玉剛不會自大到無知的地步,這則標語應該不是他的主意,只是其親友們的隨性發揮而已。李玉剛確實也想找機會澄清梅葆玖對自己的誤解,後來在一次晚會中,李玉剛得知梅葆玖在臺下時,便趕緊在臺上說了些他自認爲能讓梅葆玖高興的話,結果第一句話就是,“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向全國觀衆表示……”梅葆玖聽後憤然離席。李玉剛事後承認,當時過於緊張了,一張嘴就錯了。blob.png

不過,對於梅葆玖的誤解,李玉剛坦言很感激,“直到經歷了後來的種種,我才終於明白自己的道路究竟是什麼。我很感激梅葆玖先生用他的方式對我的警醒。”

李玉剛的感悟很有道理,致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能爲大小次之,只要以自己的方式有所貢獻,就是好樣的。

圖片來源:互聯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