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大戰前,柯潔測試“IAP智能圍棋控制系統”,他望着機械臂擺棋子歡快笑出來。其實這是很“恐怖”的一幕


4月27日對於圍棋界可能是值得紀念的日子,人類和人工智能圍棋間的分先對抗,在這一天基本成爲了“絕唱”(弈城曲江語)。雖然以後還會有林林種種的各類“人機比賽”,但“人機分先對弈”的意義在這一日已經拔盡。


柯潔局後


4月27日下午,2018人機大戰“柯潔VS星陣”比賽於福州長樂新城網龍基地結束,柯潔執白弈至第145手中盤不敵星陣圍棋。“2018人機大戰”是柯潔的第二次“人機大戰”,這場人機大戰畫上了“國產人工智能圍棋”超越人類最頂尖棋手的正式的標高點,同時也徹底關上了“人機對弈”的分先大門。


由小川教授在星陣圍棋後臺分析棋局進程


“星陣圍棋”在這場人機大戰前,在網上與職業棋手下了三十盤“測試對局”,而且一律讓職業棋手先取得了28勝2負的戰績。其中兩盤輸給韓國的姜東潤和尹燦熙,而輸因是“這兩盤後臺上錯了模型”。“星陣圍棋”28盤勝局都是中盤勝,最接近的一盤是於之瑩所下,“盤面差17目”。


柯潔接受採訪


賽後柯潔接受媒體採訪,他所談第一句就是“無力感”。無論“計算”還是“大局的判斷”,AI都在我之上。柯潔第二句關鍵詞是“無奈”,儘管通過研究AI的招法進步很多,而且和AI過招序盤也不會差多少,但是進入中盤,在計算方面的差距很讓人“無奈”。


柯潔


柯潔還說,“人類已經測試不出一款AI實力到底有多強,因爲根本下不過嘛。只有通過AI與AI之間的較量才能看出來”。柯潔還說“AlphaGo已經趟出了路”,以後“硬件加算法”就都能搞出超過職業棋手的圍棋AI。

中國圍棋協會主席林建超稱讚了“三個勇氣”,主辦方、承辦方敢於投入的勇氣,中國研發團隊敢於不斷攀高峯的勇氣,柯潔“明知不可爲而爲之”,但毅然上陣挑戰的勇氣。林建超說:“今年的柯潔和去年的柯潔相比已經有了新的質的飛躍,也就是精神上的飛躍”。


當然,柯潔也沒有道出另一種可測出“AI實力到底有多強”的途徑,那就是“升降棋”。既然柯潔的“第二次人機大戰”徹底關上了“分先對局”的可能,那就只有下探底線,看是否存在再強的人工智能也無法逾越一條“火線”,如“四子關”。


賽場


“星陣圍棋”的二十八局事實上把職業棋手降到兩子,而職業棋手在兩子能否“站得住”也是疑問。那麼三子?這幾乎是帶有“褻瀆”意味的“魔鬼的猜想”。


即使如此,圍棋界也需要勇者站出賴“趟地雷”。當年趙治勳最強時期,王立誠、小林覺、山城宏就敢站出來測試“趙治勳到底有多強”,他們一度被打到了兩子(吳清源與藤澤朋齋的第三次十番棋下到第六局戛然而止(5勝1負),因爲藤澤朋齋被降至定先)。


柯潔白60被認爲是“事實上的敗着”。柯潔這一步後,星陣的勝率再也沒下到70%以下。弈客楊冬四段說,“用人類的眼光太難看出這步棋是敗着”。在場的李源鯤初段則說“畢竟維度不同”。


“人機分先對弈”的大門徹底關閉並不意味着“人機對戰”的大門從此也關閉。職業棋手既然“求道”,就必須敢於“上窮碧落下黃泉”,上下而無盡求索。


頒獎前


趙治勳鼎盛時,言“兩子可戰圍棋上帝”,趙治勳是茫然於無從“問天”圍棋上帝到底有多強。和趙治勳相比,現在的職業棋手們無疑是“幸福”的。因爲現在的職業棋手們很清楚圍棋AI遠不是“圍棋上帝”,但圍棋AI顯然揭示了人類職業棋手與十九路最優解“圍棋上帝”間的差距“大體”有多大。


當年徐星友與黃龍士下了十局“三子棋”,就是“血淚篇”。人工智能時代也需要譜就新的《血淚篇》。


賽場圖片集



藍烈

弈客圍棋整理發佈!

更多精彩賽事直播,棋文弈事,盡在弈客圍棋,下載弈客APP,和熱愛圍棋的棋友對弈手談!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