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大雪,肆意漫天。雪過無痕,終究是美麗的傳說。那些傷痕累累的人,開始了新的生活,那些爲成長付出的代價,每個人都在默默的承受……可是,如果真的計較得失,又有誰能說得清呢?王明軒和蔣新瑤的生死定情,趙亞彤和文浩的一見鍾情,張小凡和黎昕的一夜之情,或許他們的初見,並不會遇見後來的一切,可是他們後來的一切,卻是把他們緊緊連在一起的必經。現實就是這樣現實,如同很多恩怨,都會赤裸裸的爆發他們原本的性情。

盲目的追逐一種看似簡單的東西,終究是要付出沉重的代價。至少,在最初,王明軒和蔣新瑤並不明白,婚姻是什麼,不懂湊合的真諦,也看不清結婚以後,兩個人的生活就是平平淡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文浩和趙亞彤亦不明白,沒有結實的感情基礎,兩個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人,很難包容對方,或者爲對方改變。黎昕也不會了解,寧靜溫暖而又真實的生活,比起那些夜色中搖曳的嫵媚,更值得讓人珍惜和守護。劇中,有很多伏筆,作爲旁觀者,我們心如明鏡。譬如蔣新瑤的無理取鬧生活單一,文浩的無所事事偏執己見,黎昕的花天酒地死心不改!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

因果輪迴,有因必有果。最終釀成的結局,都是那些曾經的細節,一點一滴促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是最終,蔣新瑤沒有跟上王明軒的步伐,王明軒的精神出軌,除了自身抵抗力不足,也有蔣新瑤的“暗中相助”。而文浩的偏執,也把他送進了警局,直接觸發趙亞彤媽媽的逼迫離婚。黎昕的花花公子身份,產生的一切反應,直接讓他的兒子胎死腹中,小凡怎能不恨?怎能不絕情…中國式的教育,長此以往發展,永遠也無法讓孩子們迅速的獨立起來。在這些人的婚姻中,父母充當的角色,我們都看的很明白。他們就像是加速離婚的催化劑,硬生生的將兩個原本可以走下去的夫妻拆散。心是好的,可有太多的事情,只有當事人明白,局外人,一旦干涉,更多的時候產生的是副作用。

就像蔣新瑤說:“從小到大,沒有一件事情,是我自己擔着,唯獨結婚這件事,沒有人能夠代替的了我!”有些路,還是要自己走,有些痛,還是要自己承受,因爲誰也無法陪伴我們走一輩子。父母的愛,更多的時候,應該是學着放手,讓我們去受傷,讓我們去痛苦,因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變得堅強,變得勇敢。結婚不是拿着戶口本,領了兩張結婚證,就完事的。離婚,更是混亂不堪,讓原本相親相愛的伴侶如仇人般,不帶情感的討論冰冷的數字,和一行一行的條款。蔣新瑤的傷心,王明軒的抓狂,趙亞彤的痛哭,文浩的糾結,小凡的決絕,黎昕的悲慘,這些都應一一刻在心裏。

如若不是走到離婚這一步,誰又想承受這些原本可以不承受的經過。好在,電視劇就是電視劇,它的末尾依舊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正能量,讓我們知道,這個現實的世界,除了那些白紙黑字的約定,那些刻骨銘心的糾纏,依舊會有真情存在。至少,每個人在破碎的婚姻後,得到的是成長和成熟,這比一切都來的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