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知所有有袋目哺乳動物的棲息地中,草原負鼠的生活區域最靠南端,該物種也是最鮮爲人知的有袋目哺乳動物之一。

負鼠性情溫順,常常夜間外出,捕食昆蟲、蝸牛等小型 無脊椎動物,也喫一些植物性食物。平時,負鼠喜歡生活在樹上。它行動十分小心,常常先用後腳鉤住樹枝,站穩之後再考慮下一步動作。

負鼠在躲避敵害時還有一個“裝死”的絕招,十分靈驗,可以迷惑許多敵害。它在即將被擒時,會立即躺倒在地,臉色突然變淡,張開嘴巴,伸出舌頭,眼睛緊閉,將長尾巴一直卷在上下 負鼠頜中間,肚皮鼓得老大,呼吸和心跳中止,身體不停地劇烈抖動,表情十分痛苦的做假死狀,使追捕者一時產生恐懼之感,在反常心理作用下,不再去捕食它。

科學家採用一種儀器對負鼠進行檢測,才發現了負鼠裝死的奧祕。由於動物的大腦細胞能夠不斷地發出脈衝,形成一種 生物電流。根據大腦生物電流的特性,完全可以判斷出動物是睡覺,還是麻木;是昏迷,還是清醒。

對裝死的負鼠進行儀器測試,儀器記錄下來的電流圖表明,它們在裝死時,其大腦細胞一刻也沒有停止活動,甚至比平時更爲活躍。顯然,負鼠在裝死時肯定在緊張地等待逃命的機會,它既未昏迷,也沒休克,是真正地裝死。

負鼠“裝死”時的情況,與癲癇病人的舉動實在太像了。不過,人患了癲癇症會感到十分痛苦,而且擔心以後會復發。然而,負鼠的“癲癇症”就不同了,不僅無痛無癢,還是死裏逃生的一種絕招。一遇到危險,“癲癇症”就馬上發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