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8月31日在《赤峰日报》5版刊发

通讯员 于洪明 雷志华

巴林右旗大板镇乌兰图嘎嘎查的娜仁图雅家传来喜讯,他们的女儿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参加考试现成为旗里中学的一名老师,孩子有了正式工作全家人都为这事乐开了怀。这个饱经风霜的家庭迎来了更多的光明和希望。

娜仁图雅50多岁的年纪,患有多年的胃溃疡、偏头疼,每年都因病住院几次。丈夫那仁达来先天性耳聋,却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2009年孩子上大学到2016年硕士毕业,期间每年8000元的学费加上生活费,是家庭一笔很大的开支。家里经济一直处于窘迫的状态。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夫妻俩省吃俭用起早贪黑的干活,坚持不懈地鼓励支持孩子顺利读完了硕士研究生。

2014年镇、村工作队把娜仁图雅一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她的家庭成为精准扶贫政策受益者,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一、享受健康扶贫政策,以前在医院住院先交押金后看病检查,对于娜仁图雅家经济压力很大。现在报销额度大幅提高可以花费比以往很少的钱住院治疗。二、旗残疾人联合会给那仁达来提供免费治疗机会,植入人工耳蜗、赠送助听器,使他的听力大为提高,达到常人水平能够谈话交流,解决了多年耳聋的难题。三、获得危房改造项目18732元,加上自筹盖上3间气派的砖瓦房。四、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2018年大板镇落实产业扶贫项目,在充分征求娜仁图雅意愿的基础上,按每人1头牛的标准分了3头牛。

在落实脱贫措施时,镇、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十分注重对娜仁图雅家的心理疏导工作,先采取精神扶贫,让当事人树立自立自强的奋斗意识,增强了“我要脱贫”的自觉性。男主人那仁达来深有感触地说:“人还是要勤快,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不起作用,政府也许能帮我们三年五年,但不能帮我们一辈子,在这么好的条件上,我们要通过劳动让自己的日子越来越好。”通过各项政策的帮扶还有她本人的辛勤劳作,经过几年的发展,娜仁图雅家种着10亩青贮玉米,经营10头牛,以前30多只羊发展到150多只羊,住着宽敞明亮的砖房,可谓看得起病、上得起学,丰衣足食,2016年末脱贫退出,2017年人均收入达到5200元。

这个家庭各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收入不断提高,一家人精精神神,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和憧憬,屋里院外拾掇得井井有条,帮扶成效充分展现。

编辑:王鸿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