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脫衣舞娘,也是20世紀初的知名交際花,一戰期間與歐洲多國軍政要人、社會名流都有來往,最終在巴黎以德國間諜罪名被法軍槍斃。她就是瑪塔-海麗 (Mata Hari)。

1876 年,原名瑪格麗莎-赫特雷達-澤萊(Margaretha Geertruida Zelle)的瑪塔-海麗出生在荷蘭。1895年,年僅19歲時的瑪格麗莎嫁給了一位富裕的荷蘭殖民陸軍上尉,婚後,他們夫婦二人移居爪哇,並很快有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然而她的丈夫有暴力和酗酒傾向,爲了從不愉快的婚姻中分散注意力,瑪格麗莎潛心於研究印度尼西亞的文化與傳統舞蹈。在1899年,他們的兒子被傭人毒死,本就不合的夫妻關係雪上加霜,隨後,他們返回了荷蘭,並最終在1903年離婚。

返回歐洲後,瑪格麗莎搬到了巴黎,在馬戲團表演馬術,給藝術家當模特,並開始表演她充滿東方異域風情的舞蹈。在她時尚的東方舞蹈越來越受歡迎時,她也順勢取了瑪塔-海麗這個藝名,在馬來語中意味着“天之眼”或“太陽”,她爲自己編造了精緻的身世故事,稱自己是一個印尼來的公主,受過異域的文化薰陶和印尼式的舞蹈訓練。

憑藉獨特的審美,東方文化的神祕和充滿誘惑的身體,她的舞蹈折服了所有的觀衆,讓瑪塔-海麗一炮而紅。此後她又拍攝了很多衣着暴露甚至裸體的照片,並將這種形象帶到了她的舞臺表演中去,她種種大膽的做法又爲她贏來了更多的呼聲。

瑪塔-海麗用她豔舞的表演,將整個巴黎的娛樂業帶入了一個嶄新的境界。此外,她的生活態度也如她的舞蹈一般隨意放縱,她的舞蹈和挑逗的藝術照在歐洲上層人士間蔚爲風潮,引發名流男子對她的競相追求,她成爲多國政要和軍官的情婦,包括法國高級外交官朱爾斯-坎博(Jules Cambon)和德國王儲。

在一戰前,瑪塔-海麗還被世人認爲是放蕩不羈的舞蹈藝術家,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她的名聲越來越差,很多時候已成了名副其實的妓女。她的舞蹈事業隨着時間而漸漸走下坡路,但她依然在歐陸上到處拜訪她的顧客和情人們,這也使得她在戰爭中變成被監視的首要目標。

戰爭爆發時,瑪塔-海麗人在德國,在她提出要求要前往敵對中的法國時,被德國當局沒收了所有珠寶,衣服和財產。她隨後回到中立國家鄉荷蘭,並在老情人的幫助下安頓了下來。然而沒等戰爭結束,海麗坐不住地開始頻繁往返倫敦與巴黎拜訪“老朋友”,這使得她被倫敦當局盯上,懷疑她是德國派來的間諜。

同時,瑪塔-海麗在巴黎與一位曾在法國服役的俄羅斯軍官墜入愛河,爲了籌錢治療她的新愛人在戰爭中留下的眼睛殘疾,海麗答應替法國情報局蒐集情報,成爲一名法國間諜,以賺錢維持與新愛人的生活。

瑪塔-海麗被派去勾引德國的高階將領,然而她在馬德里試圖誘惑一個德國軍官時被識破,這個德國將領故意告訴海麗一堆錯誤和過時的情報,而海麗卻透露了不少法國的情形。1916年,法國攔截到一封從柏林拍出的密碼電報,解碼後法國認爲海麗其實是德國派來,代號爲H21的“雙面間諜”。

法國情報局並沒有想到這可能是德國使出的“反間計”,故意使用容易破譯的密碼讓法國誤以爲海麗是雙面間諜。當時盟軍面臨重大的傷亡和挫敗,士氣低迷之際急切需要一個替罪羊。1917年,回到法國的海麗不僅沒有拿到她期盼的酬勞,更被以德國間諜的指控逮捕。

從前交際花的身份在軍事法庭上沒有對海麗帶來幫助,即使有舊情人爲她辯護,法官仍然在40分鐘的“深思熟慮”下定了海麗的罪,她被指控爲德國間諜,對數萬士兵的死亡負有責任。儘管很多假定都僅僅來自推測,並無確鑿的證據,但她仍然被認定有罪,並最終被捆綁在刑場上槍決,終年41歲。

1917年10月15日,曾經紅極一時的瑪塔-海麗被綁至刑場,她自己走上了刑臺並且拒絕戴上眼罩,並在士兵扣下扳機前給了他一個飛吻。

瑪塔-海麗這個傳奇女子的一生在槍響中畫下句點。儘管人們至今也不確定海麗是否真的是德國間諜,後世許多學者也致力於研究她的間諜身份,對當時的判決提出許 多疑點。海麗自己曾說,“說我是一個浪蕩的交際花,我承認,說我是一個間諜則是莫須有的罪名,我的一生只爲了愛與愉悅而活。”她傳奇的故事也經常被寫進小說和電影之中,在西方文化中有一定的影響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