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上個月區塊鏈概念股走勢嗎?嗯,的確還沒等廣大股民後悔,某股再次印證“沒買就對了”的炒股價值觀。一個月市值下跌40%!!!它就是A股上市的公司易見股份(600093.SH),截止到5月24日收盤,易見股份每股11.54元,而4月易見股份最高19.45元/股。殘酷現實直逼心理防線的同時,看看數據可能會深表同情……

根據易見股份發佈的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收22.76億元,同比下滑48.69%,實現利息收入2.49億元,同比增長183.02%,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1億元,同比下滑6.46%。

放眼四海,區塊鏈被視作繼互聯網之後的新一代新技術,持續受到國內外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構的廣泛關注與積極實踐,而供應鏈就是其中一大場景。

對此,對於營業收入的下滑,易見股份在股吧中解釋稱,主要是公司供應鏈業務模式發生變化,在傳統供應鏈模式中,基於下游核心企業的信用爲上游供應商提供供應鏈服務,公司必須參與到上下游貿易鏈條中,形成公司對核心企業的應收賬款,確保資金安全。在“易見區塊2.0”上線後,核心企業“可信數據池”建設完整,公司將具備上線條件的供應鏈業務實施線上管理,以智能合約爲風控手段,逐步減少直接參與貿易的供應鏈模式,導致本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減少幅度較大。

2014年,原本主營汽車零配件的易見股份開始轉型煤炭供應鏈管理和商業保理業務。2016年,易見股份向金融科技轉型,與IBM中國研究院一期開發易見區塊鏈技術應用系統。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來,易見股份曾三次因遭遇區塊鏈概念炒作,發佈風險提示公告解釋區塊鏈業務尚未對公司業績產生較大影響,提示投資者注意風險。

越解釋越說不清的區塊鏈業績影響

有些事,越解釋越說不清……

儘管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易見股份三次對公司的區塊鏈運用等情況進行了說明,澄清區塊鏈業務對業績並無較大影響,但是市場與投資者對易見股份的區塊鏈概念始終熱情不減。

今年4月3日,易見股份因股票漲幅較大,發佈風險提示公告,解釋澄清子公司通過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審覈,僅僅是相關情況登記,並不代表受到網信辦認可。據統計,4月1日~3日易見股份股價漲幅達到33.13%。同一時間段,根據代幣排名網站CoinMarketCap,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主流加密資產比特幣漲幅約爲20%。

事實上,被市場概念炒作裹挾的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在易見股份身上了。

去年1月12日,易見股份稱因關注到市場和投資者比較關注區塊鏈技術及公司投資區塊鏈業務的相關情況,且有媒體對其區塊鏈業務進行報道,股票漲幅較大,申請停牌覈查。1月16日,易見股份公佈停牌覈查結果稱區塊鏈技術運用對公司當期業績影響尚無法覈算,業績影響情況不顯著。

但是該公告並未“攔住”投資者的熱情,1月16日復牌收盤價格爲18.63元,以當日收盤價格計算,半月之內易見股份股票累計漲幅達61%。

也正是由於事情繼續發酵,引發了監管層關注,1月1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監管工作函表示,近期市場及投資者對易見股份區塊鏈相關業務關注度較高,股票價格短期內漲幅過大、上漲速度過快,可能存在概念炒作與跟風投資,要求易見股份如實披露最新進展。

1月19日,易見股份再次發佈停牌覈查結果,二次強調了系統處於非常初期的探索、技術處於初級階段,對業績影響影響不顯著、未來不確定等等。此後股價開始逐步回落。

無獨有偶,比特幣在該時間段表現也十分搶眼,其在2018年開年快速攀升,在1月7日達到16824.30美元/枚高點後開始回落,1月19日後,徘徊在萬元大關。

2018年2月28日,易見股份再度因媒體將公司列爲區塊鏈概念,當日股價上漲較快發聲,提示投資者注意風險,堅稱未從事市場所認爲的區塊鏈業務。同樣的,自該年1月底到2月28日持續走低,下探6000美元/枚的比特幣,在2月28日重新站上10000美元大關。

科技含量被會計覈算“雪藏”

那麼,爲何易見股份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裏屢次表示區塊鏈對其業績仍無法產生“較大影響”,股價仍然會隨着區塊鏈行業的熱度而起伏?投資者爲何會因區塊鏈相關的利好而對公司未來產生良好預期?其轉型金融科技成果如何?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易見股份前身禾嘉股份,1997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要經營農產品加工業務。2004年,禾嘉股份置入汽車配件公司股權,進軍汽車零部件業務。根據東興證券2017年研究報告,2010年後零配件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禾嘉股份汽車零配件業務增長乏力,2014年,汽車零配件業務毛利大幅下滑,面臨困境,同年,禾嘉股份開始轉型供應鏈。

在原主營業務受挫,轉型供應鏈的路上,易見股份想到了利用火爆的區塊鏈技術加快產業升級。上述東興證券研報也指出,禾嘉股份將區塊鏈系統投入運行,能夠解決中小型藥商融資難問題。具體而言,應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建立起供應鏈各方之間的信任網絡,保證業務數據真實性,降低融資機構貸款風險,減少供應鏈上下游資金的週轉時間。

2016年,由禾嘉股份與IBM中國研究院開發的易見區塊鏈應用系統“易見區塊1.0”誕生。

依照易見股份2016年年報介紹,易見股份堅持“雙輪驅動”的發展策略,一方面堅持供應鏈管理和商業保理業務;另一方面推進以技術創新發覺新的市場機會的發現,具體而言,就是依託公司與IBM研發的區塊鏈供應鏈管理中的運用系統“易見區塊”系統的上線推廣,努力實現從傳統供應鏈管理服務向以科技爲核心的金融科技方向轉型。

2018年,易見股份技術團隊自主研發了“易見區塊2.0”,其中創新產品爲“可信數據池”。

不過在引入區塊鏈技術的三年多來,在易見股份不斷聲明公司對區塊鏈探索應用仍處於初期,對業績尚未產生較大影響。近日,易見股份公佈的2018年年報中技術含量佔比也引發熱議。

根據年報,易見股份主營業務按行業劃分爲供應鏈管理、保理業務、信息服務業務,對應供應鏈管理、保理業務、信息服務業務,公司確定了三個報告分部。信息服務分部用於從事“易見區塊”系統以及其他科技創新的持續研究開發、推廣應用和運營維護等服務。

其中信息服務分部在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60億元,同比上漲103.95%,毛利率99.90%。

但是,易見股份的信息服務分部收入構成在2017年到2018年經歷了較大變化,也因此被外界質疑其區塊鏈在其中究竟是否發揮作用。

記者看到在年報信息服務分部中,2018年營業收入爲66.624萬元,利息收入則爲2.597億元。外界由此質疑是利息爲該主要從事區塊鏈系統以及其他科技服務的業務提供了主要貢獻,而非區塊鏈等前沿技術。

記者對比2017年發現,信息服務分部的營業收入爲1.276億元,未列出利息收入項目。

2017年“易見區塊”系統的盈利主要分爲利息收入和服務費收入,其中通過霍爾果斯易見區塊鏈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收取利息946.03萬元,通過深圳市榕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榕時代”)收取服務費1.27億。

對此,易見股份方面表示,公司信息服務行業主要是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榕時代在從事“易見區塊”系統的推廣應用和運行維護等服務取得的收入。

那麼爲何公司信息服務行業在2018年又出現了利息收入?信息服務行業科技含量幾何?

易見股份方面表示,“易見區塊”的商業模式主要爲平臺服務模式,其提供的技術服務費按融資額的一定比例收取,至於2017年、2018年信息服務分部營業收入變化問題,易見股份方面表示,實際上2017年服務費是放在營業收入中核算,並未放入利息收入項目覈算。主審會計師認爲易見股份平臺上所有投放的業務,不論是供應鏈業務還是保理業務,收取的信息費用,皆是按投放的金額收取一定的比例,與保理業務的利息收取方式類似。“打個比方是,公司與客戶簽訂兩份合同,一份是平臺使用的技術服務合同,一份是保理合同,兩份合同的利息收入與服務費都是按照同一單業務的投放金額比例收取,會計師認爲信息服務費和利息服務是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就把信息服務費放在利息收入中核算。此外66.624萬元的營業收入,是公司客戶端系統安裝維護收取的服務費。”

有會計師認爲,2018年會計師的判斷(將信息服務費計入利息收入)基於會計實質重於形式的基本原則,符合會計準則的規定。

有長期研究易見股份的專欄作者對記者表示,易見供應鏈業務在“易見區塊”沒有開發之前,主要由商貿與代付兩部分組成,代付爲易見股份通過爲核心企業墊付資金產生利息收入。雖然代付業務不用區塊鏈也能產生利息收入,但是代付存在風險,尤其是償還意願問題無法解決,而這一問題恰好可以使用區塊鏈來解決並保證利息收入。總的來說,易見股份供應鏈代付業務中區塊鏈的貢獻無法忽視。

但是也有行業人士表示,利息收入是企業將資金提供給他人使用而獲得的收入,因此是否將有關收入列入利息科目重點是看企業是否向他人提供資金,如果沒有提供,其所有收入都不應該列入利息科目。“服務費支出和利息支出對資金融入方來說都是融資成本,因此如何劃分問題不大。但是對於因爲提供信息服務而按融資額收取的費用,不能列入利息收入,這個收入與利息收入毫無關係。”

同時易見股份相關負責人強調,目前在平臺上融資的企業必須接入“易見區塊2.0”系統,2018年信息服務分部下全部都是信息技術服務費用。今年公司將和會計師事務所溝通,將此部分收入進行更好分類,使其反映業務實質。

小編最後唸叨一句: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區塊鏈到底能不能成爲金融科技轉型的支撐點,且行且珍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