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均发病年龄为25.7岁,临床最小患者仅十来岁!小卫提醒:强直性脊柱炎更青睐年轻人

有数据显示,强直性脊柱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3%,且平均发病年龄为25.7岁,是一种“年轻”疾病。但因为该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常常让患者挂错了科,以致病情延误,被确诊的平均年龄拖了近4年,为29.5岁。

A

14岁男生腰痛半年多

小张的父母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的孩子竟然得了脊柱关节炎,庆幸的是,发现、治疗得还算及时,没有发展到强直性脊柱炎。14岁的小张总说自己腰痛,在父母看来,十几岁的小孩子哪有什么“腰”啊,更别提腰痛了。可看小张痛起来的模样也不像撒谎,便带着他去了医院。看了半年多,小张的腰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强了。后经朋友介绍,父母带着小张找到了温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李素蘋,详细了解病情之后,根据多年的经验,李素蘋初步判断小张是强直性脊柱炎,后经过核磁供振检查,确诊小张为脊柱关节炎,如果不是发现、治疗得及时,小张最终会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那样的话,不仅小张的痛苦会增加,治疗难度也相应提升。

李素蘋表示,强直性脊柱炎是科室的常见病,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平均发病年龄为25.7岁,并且男性多于女性。在临床上,像小张这样十几岁就发病的患者并不少见。

B

该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侵犯脊柱关节及附近肌腱、韧带等软组织为主。在患病早期,大多数患者会出现骶髂关节炎。在炎症的作用下,有下腰背痛或僵硬、大腿根疼痛。随着疾病的进展,病变会由骶髂关节向腰椎、胸颈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一些严重的病人,其脊椎硬化得不能弯曲,脖子转不了,也难以下蹲,部分病人也可能演变为严重驼背因此,强直性脊柱炎的致残、致畸率很高,其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对于发病的原因,目前没有明确定论。但遗传、病毒感染以及外伤可导致发病。李素蘋介绍,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其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表明,90%-95%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阳性,而20%-30%的HLA-B27阳性患者可发病。男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遗传给儿子的概率为12%,遗传给女儿的概率为5%;女性强直性脊柱患者遗传给儿子的概率为20%,遗传给女儿的概率为15%。“所以我们通常会建议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直系亲属一起来查下,很多都呈家族发病。”

C

症状多样,易误诊

为什么平均发病年龄在25.7岁,确诊的平均年龄却为29.5岁,主要因其临床症状表现多样,而导致了近4年的误诊。

“我碰到很多患者都是看了很多科,像骨科、消化科、眼科等,最后转到风湿免疫科的。因为该病的表现实在多样。”李素蘋介绍说。

温小卫提醒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的疼痛,且夜间疼痛加重,往往会痛醒,早上起来会有“晨僵”感,持续这样的症状3个月,最好挂个风湿免疫科看看。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眼睛红、痛、怕光、流泪,导致葡萄膜炎以及脓血便、牛皮癣等症状,因此很容易误诊。而该病早发现、早治疗,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更可降低治疗难度,需引起大家的重视。

来源:温州商报、市中心医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