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隱形能力是當代最先進戰機的標準,目前也僅有F-22、F-35 等極少數的戰機符合,他們也憑着這個優勢無敵於天下。然而優勢可能在不久的未來會被破解。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量子雷達的新技術,可以有效的過濾雷達雜波,並且精準的分析物體,其中就包括飛機和導彈。

  物理科學網(phys.org)報導,所謂隱形戰機,指的是飛機依靠特殊的塗料和機身設計,來吸收與偏散雷達波,使其雷達反應與背景環境相差不大,稱之爲低雷達特徵,如此一來傳統雷達就無法分辨那是飛機還是鳥類。然而,有些時候,自然環境就會干擾雷達操作,比如在北極常常看到的極光,這些地磁風暴和太陽耀斑這就會干擾雷達操作,因此加拿大的雷達經常要與這些自然現象對抗,也就養成了他們在研發雷達上比較另類的見解。

  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IQC)的教授強納森.巴(Jonathan Baugh)說,他們正在設計量子雷達,能夠消除自然雜訊,而且還能識別特殊設計的物體。

  所謂量子雷達,是使用稱爲量子照明的傳感技術,來檢測與接收關於物體的信息。它的核心原理是一種爲「量子纏繞」(quantum entanglement)的現象,簡單的說,兩兩成對的量子,有一種我們尚不知原理的即時連結能力,不管把其中1個量子放的多遠,另一個永遠能夠即時反應。爲何如此?各種解釋都有,有一派的說法是在微觀的量子世界中,時間與空間已不存在,2個量子之間有脫離我們宇宙的微小通道(蟲洞)可以即時連絡,然而這些都是假設,在短期間也無法證明。

  雖然我們不知道量子纏繞的原因,但是已經有許多科學家打算去應用這種超棒的特點,其中就包括量子雷達。該方法就是一個光量子發送到遠處的物體,同時我們保留該2個量子中的其中1個,如此一來,只要檢查返回信號中的光量子與保留的量子進行信號對照,就能極大地改善雷達效果。

  以上所說的都是理論,要讓量子雷達能夠實際工作,研究人員必須先製造具有纏繞特性的光量子。巴教授說:我們的目標是創造一個強大的纏繞光量子源,可以按下按鈕就立即產生。

  迄今爲止,量子照明僅在實驗室中驗證,據說初步的實測與理論差異不大,使得加拿大政府相當支持這項研究,已投資270萬美元,希望能加速量子雷達的實用化。

  熱文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