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車加價,這個在國內汽車市場一直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面對這個長久以來的問題,好像我們的市場總難給出一個讓消費者滿意的答案。該加價的繼續加,普通消費者也繼續忍受着這一潛規則。那麼,當提車加價遭遇汽車圈大V之後又會發生什麼呢?

昨天,汽車圈內著名的自媒體《蘿蔔報告》的創辦人陳震發佈了一條微博,具體內容爲:“GM8,本來想買一臺拍個試車外加公司用用,於是明明早就交了定金,等差不多快有車了,又出新的幺蛾子,OK,加價我也沒意見,但您得早說啊,哪有收了定金了,車來了才說的,一點契約精神都沒有,沒意思,拜拜了您內,老老實實GL8走起吧~ [拜拜] btw,我能理解,這是經銷商的個別行爲,但影響的卻是品牌的形象。”

媒體人發微博斥GM8加價行爲,扭頭買GL8

媒體人發微博斥GM8加價行爲,扭頭買GL8

很顯然,這位在汽車圈很紅的汽車大V也在買車的過程中遭遇了提車加價的問題,而他在這個過程中也是一位普通消費者,所以他也面臨着一個無可奈何的局面,要麼選擇給錢,要麼選擇退車。那麼,GM8又是怎麼一款車能有加價的魔力呢?

傳祺GM8是一款由廣汽打造的MPV車型,在國內汽車市場持續發展的今天,10年前十分冷門的MPV市場也被漸漸開發發展起來了。而傳祺GM8就是一款對標別克GL8、本田奧德賽、上汽大通G10的一款車型,其定價爲:17.68-25.98萬。

媒體人發微博斥GM8加價行爲,扭頭買GL8

其實,在此之前,這個級別國內能選的MPV似乎只有兩個答案,別克GL8或者是本田奧德賽。但是隨着近年來MPV車型的增多,消費者們的選擇也豐富了起來,而傳祺GM8也正是看重這樣的機會登錄市場的。而相比起GL8和本田奧德賽,傳祺GM8的售價無疑更爲佔優,其起價才17.68萬,GL8和奧德賽的起價都要22.98萬以上。但從空間、動力的紙面數據上看,傳祺GM8好像不遜於這兩大同級標杆,更重要的是其配置還高。所以,這也就造成了這臺車受市場關注的緣故。既然價格更低,配置高,消費者自然會青睞。

媒體人發微博斥GM8加價行爲,扭頭買GL8

但是,現在的問題來了,這麼一款以突出性價比爲賣點的車型,在加價至少1萬之後,以18.68的起價來看,對比GL8和奧德賽吸引力就要下降一些,更何況上汽大通G10也不是一款喫素的產品,其產品力正好和GM8形成競爭,但其起價卻更低。如此一來,GM8的優勢體現在何處?而加價的行爲,其實是每一個消費者所深惡痛絕的。我們中車網不禁要問:既然市場上的選擇不只這麼一款車,大家有何必單吊這顆樹呢?錢在自己手中,花的時候何必受氣,轉頭買別的產品就好。如果大家都拒絕加價這種消費行爲,相信以後這種現象也會慢慢消失,因爲這就是買方市場可以決定的。

另外,雖然4S店加價可以算得上是經銷商的行爲,但我們中車網覺得,這其實也和廠家管理和約束力不夠有關。如果廠家嚴格管理,一定可以大幅減少甚至杜絕這樣的現象發生,但作爲商家,其本質都是逐利的。主機廠也想有更好的銷量數字和利潤,而加價其實從傳播上說是更有利的,因爲國內消費者的習慣是“追熱”,一款加價的車必然有它突出的地方,越熱就越受追捧,一來二去,得到好處的就是經銷商和主機廠。總之最後受傷的還是消費者,也傷害到了品牌自身的形象。

文: 何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