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那是一记辉煌,也是一记悲哀。

现在,每每回想起那段历史,我们都不禁伤感,心头有着心爱之物被人夺走的痛楚,有着尊严被人践踏的憎恨,有着百年难忘的耻辱,以及历史文明的丢失。

小时候,我们曾在历史书上,在各种影视剧中看到过:那时候来了一群强盗,在不属于他们自己的地盘上肆意妄为,在那个宝贵的园林中烧杀抢掠。那时候,只是会有一团烈火从心头燃起,恨不得将这些强盗们千刀万剐,那也是难解心头只恨。那时候,也在心疼着,那些宝贝,心想着,那该值多少钱呢?肯定很贵的,就这样被他们给拿走了。

长大后,当我们再次谈起这场灾难时,我们也许会镇定许多,因为,我们心中除了恨,更多的就是无奈了。无奈于当时的政府,堂堂的一个大清国,华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到这里就开始遭受灾难了。当八国联军的铁蹄向我们一步步走来的时候,竟然没有过度的抵抗就任人宰割了。

就是这样的软弱,就是这样的无能,使得八国联军更加的气焰嚣张。他们此时觉得就可以把中国人踩在脚下了,所以,他们觉得烧完了圆明园根本就不够,要是能把整个紫禁城也给烧了就好了,那样,他们的主权就得到了宣誓。而且,搞出更大的动静来,也能证明他们曾经来过这里。按理来说,紫禁城是皇宫,是大清权力的象征,既然要放火,那应该放在这里才对。

而且圆明园在今天的海淀,清朝时还是北京城的郊区,坐地铁过去都要十几个站。联军都打到紫禁城门下了,为什么不顺带烧了紫禁城,却要拐弯绕到郊区去烧一个皇帝的私人休闲娱乐场所?答案是由于一些限制条件和约束,使得他们不能这样去做。

其实,在事情过后,当好奇的人们再次提起这个问题时,他们自圆其说,对外宣称:“他们之所以要火烧圆明园,是因为他们国家的士兵曾经被抓到这里受虐待了,所以,他们只是单纯地想要给以报复,而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毁灭这个曾经让他们受苦的地方,所以才有了此行。”

而在他们看来,这种事情是与紫禁城的老百姓没有任何关系的,所以,他们是不愿意伤及无辜的,所以,这些强盗们就放弃了火烧万完圆明园再去火烧紫禁城的念头。这样说来好像也很是合理的,然而,这只是八国联军为自己的行为编造的故事而已。

在别人听来,他们好像是特别有理,还有点委屈了,反倒觉得中国是一个残暴的国家。

其实,历史上的圆明园曾经遭受过两次灾难,第一次的损失是比较轻的,所以,后来也没有怎么地拿出来说,只是第二次的毁坏太彻底,最终,让这座文明宝殿不复存在了。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确实是有一些关于“报复”的原因在里面的,只是,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自从甲午中日战争打开了清王朝的大门之后,他们就对中国的金银财宝以及一些历史文物蓄谋已久了,至于八国联军为什么不烧紫禁城,其原因必然不是他们不想伤及无辜。因为,他们是蓄谋已久的,所以,他们每一步怎么走都是有他们自己的战略的。

英法联军统帅之一的额尔金决定烧毁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另有深意。额尔金认为:紫禁城是中国政府所在地,而圆明园是皇家园林,为中国皇帝私有。此时,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要是皇宫被烧了,也就是等于宣布大清朝的灭亡了,那所谓的政府也就不存在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为什么来中国?自然是抢夺中国的财宝,但是,这毕竟不是自己的国家,不会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衣食住行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允许他们进来的也是清政府,所以,出来什么事情还是要找清政府的。况且,他们一行这么多的人,粮食的供给可是一项重大的问题,要是紫禁城没了,清政府跨台了,那么,他们应该去找谁呢,所以,这样是行不通的。

再者就是,在八国联军刚刚进入北京城的时候,他们是有过一些约定的。我们都知道,晚清时的清政府是很软弱的,对于外界的挑衅往往都是采取和解的策略,所以,能够不用战争就能解决的,清政府就会派人去谈判。虽然,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妥协,但是,也会提出一些条件的,所以,在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的时候就承诺过不对北京城做出破坏。

从这一方面来说,八国联军的这种做法只是无奈之举。终归来说,他们看似仁慈的做法,实际上是他们是早有打算的。但是,不管怎么说,阴谋也好,其他的也罢,紫禁城都是避免了一场覆灭的遭难。也许,我们都不愿意在提起这段历史,但是,历史的问题我们必须去直面,也要从中吸取教训。百年前的大清王朝太过落后,太过软弱,才致使我们的圆明园被烧毁。

曾经,它的出现就像是一个奇迹,所有的人都在称赞它的独具匠心,它的富丽堂皇,它就像一个明珠坐落在紫禁城一旁。可是,现在,流给我们就只有废墟一座,荒草满地。时过境迁,我们仍然忘不了,就像是每一个国人的心病。所以,我们需要强大起来,用实力保护我们的那些珍贵的东西。

参考资料:

『《火烧圆明园》、《故宫为什么没有被八国联军一把火烧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