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武术协会队员在练习

2015年,全国共有9个市县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授予“全国武术之乡”称号,其中海南的屯昌、琼中和万宁就占了3席。

2018年第十五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套路比赛于今年7月下旬在山东省菏泽市隆重举行,万宁市武术代表队在比赛中取得了1金8银11铜的佳绩。

武术源远流长

近日,在万宁市人民公园里,武术选手身穿各式各样的武术服,在教练的带领下,有的在耍鞭枪,有的在施展拳脚,他们在为接下来的武术展演赛做准备。

万宁市武术协会会长林表言向记者介绍,武术活动在万州民间历史悠久,代代相传,人才辈出,长盛不衰。《万州志》记载:1152年,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部下于鹏受秦桧陷害,被贬到万安(万宁)军编管。于鹏被贬到万安军编管后给周边的安坡村,曲冲村,周家庄村等村民传授武艺。如今的大刀、盾牌、鱼叉、长棍、双刀、桩头功、马仔功等武艺传承于民间,带动了武术在万州的发展。

“在以前,武术大有用途,它为防御海寇侵扰,保家卫国做出过贡献。渔民在海边劳作的时候遇见海盗,就近拿起鱼叉、藤条做的盾牌、凳子脚,保卫家人和朋友。”林表言说。

元代天历、元统年间,州府奉文实行全民皆兵,兼用乡人,加强万安军事实力。明代洪武三年,万州奉命设立民兵,令男青壮年由官司率领操练,以便征用,故民间习武风尚大兴。清代,据海南岛志记载,万州考中武举人有:郭洪都、杨天、刘捷兆、王家实等人。周家庄村在1986年获得海南行政区体育委员会授予“武术之乡”的称号。

万州武术源远流长,历朝历代,武术豪杰人才辈出,特别是解放后,万宁武术文化进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武术活动更加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参与武术活动的人员明显增多,武术活动的项目进一步扩大,武术表演和参赛水平也不断提高。

近年来,武术已经成为万宁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喜爱的健身项目之一,市民自发成立了各式武术团队和舞狮队,开展各项活动,积极报名参加省内外各种赛事活动。“你可以看见,每天早晚在万宁市人民公园、市烈士陵园、东山岭、各村庄社区、学校、军营,都有人练习太极拳、太极剑、散打等武术活动的市民成千上万。”林表言介绍,目前全市各种武术队伍近50支,人数达到3万多人。万宁的武术骨干和爱好者中已有1500多名具备初级以上武术段位,分布在基层单位和乡镇村庄,成为万宁发展和推动武术体育运动的中间力量。

武术人才辈出

据不完全统计,万宁武术运动员吴育伟,张明侨、崔磊、杨用宁、苏雷、温美清、刘大静、蔡胜剑、林贤雄、林先景、温兴训、楚强、陈奕东、吴青岩等以及民族中学的学生武术队,先后参加省内外和全国各种套路、南拳、刀、枪、剑、棍、太极拳等武术运动大会,荣获各种不同等级奖杯和道德风尚奖奖牌奖杯共100多枚。

每年举行一次中小学武术比赛,使武术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万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目前已建成一座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能容纳一千多观众,可举办国家级大型武术(体育)赛事的武术馆,另外,还建成不同规模的武术锻炼场地5个,供武术爱好者开展锻炼活动。

陈亚强来自后安镇,1958年出生。陈亚强从小受到开武馆的伯伯熏陶,在11岁正式开始学武。因家境贫寒,陈亚强在念完小学后就辍学了,他经常在晚上外出打渔补贴家用,第二天早上回来累得不行,但在睡觉前,他还是坚持练武后再入睡。

陈亚强习武几十年,获得过许多奖项,陈亚强还开设武术学习班,招收弟子,陵水、后安坡子、坝头都有他的弟子,现在60岁的陈亚强既是武术选手也是武术教练。

陈亚强告诉记者:“学习武术就得要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学武的人很多,但是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人很少,有的年轻人练习扎马步都会觉得苦。”他表示,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我们万宁当地特有的文化,学习武术不仅是锻炼身体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将武术传承下来发扬光大。现在陈亚强是万宁桩头功的五虎将之一。

黄琴,出生于1958年,周家庄人。黄琴因为武术认识了现在的爱人林荣。在19岁高中毕业后,林荣在村里教人习武引起了黄琴的注意,她问林荣:“我没有什么基础,可以习武吗?”林荣见她对武术充满兴趣,便答应教她习武。黄琴从最基本的扎马步学起,扎马步看似简单实际却很难,黄琴第一个月时常练得腿无法走路,甚至不能坐。在林荣的细心指导下,黄琴有了很大的进步,在20岁的时候她嫁给了林荣。结婚后孩子占据了黄琴的生活重心,便把武术搁置了。

经历一场大病后,黄琴重燃练武之心。现在黄琴在空余时间都会练武,参加省内外大大小小的比赛,把获得的奖项搬回家,家人都很高兴,黄琴6岁的小孙女视其为偶像,经常兴奋地和黄琴说:“奶奶,我要和你一块学武。”黄琴谈起孙女,笑的合不拢嘴:“她现在学起来可真是有模有样的,其实武术最好的就是从小学习。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年轻人都有从小习武的经历。”

打响“武术之乡”品牌

武术对于万宁全民健身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传承和推广地方特色体育文化,打造万宁地方传统特色武术文化品牌,对全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有着重大意义。

万宁市武术协会成立于2014年,获得无数奖项,林表言一直担任会长,看着协会成长,到现在逐渐成熟,武术协会的会员达到两三千人,遍布各乡镇。武术协会旗下有十个武术馆,协会现在除了参加各种比赛以外,还在各种晚会、开幕式上表演。林表言说:“现在由我们武术协会整理后,就把万宁所有民间的传统功夫都挖掘出来。”市文体局组织召集周家庄、安坡村的拳师林关育、陈亚强、高元雄、高忠孝等进行基本功、套路表演与招式分解工作表演,招式命名,由市武术协会负责撰写《拳谱》。

林表言说,武术之风在万宁盛行,其中太极拳发展比较迅速,学习武术的人,年龄最小的仅有4岁,最大的有80多,学习武术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全市共有3万多学生学习武术。武术协会如今还开展“武术进校园”,全市各个学校都有开设武术班,协会对体育老师进行培训,再由老师传授给学生,也就是说,各个学校基本上都把武术纳进体育课的范围。

“学习武术的孩子,和平时在家打游戏的孩子,精气神是很不一样的。”林表言说,武术活动已经普及到各机关单位、学校了,把太极拳当作课间操、工间操来锻炼,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丰富了社会体育文化生活。

林表言告诉记者:“除了挖掘传统武术以外,更重要的是把武术传承给下一代,未来我们的发展方向就是普及到全市学生,以带动市民习武健身为目标,做好人人习武人人会武,把‘武术之乡’打造成万宁一个响亮品牌。”(吉曼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