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背心”運動呈現暴力化、激進化、政治化趨勢,令法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局勢

在1月12日的“黃背心”示威活動中,警察與抗議者在街頭對峙。| 視覺中國

在新年第一個週六,法國“黃背心”運動的“第八幕”示威活動中,暴力襲警再次成爲焦點。一名前拳擊手在巴黎街頭重拳打傷兩名憲兵;南部城市土倫的一名警察指揮官遭到抗議者羣毆;而向警察投擲隔離欄、石塊等襲警場面更是屢見於各地,警民對抗態勢加劇。

針對層出不窮的暴力抗議事件,法國總理菲利普1月7日在法國電視一臺(TF1)的《20點新聞》節目上宣佈,國家將立法加強對示威活動的管控:一是針對破壞者,國家將不再爲其造成的破壞後果買單,須由其自己償付;同時將暴力分子列入黑名單,禁止其參加示威遊行。二是針對示威活動,今後未經申報的示威遊行將不再是輕微違法行爲,而將變成一項罪行。

該法案將在2月初由國民議會提出並進行討論。爲應對上週六的“第九幕”“黃背心”運動,又有近8萬軍警的安全力量部署在全國各地,規模達到去年12月中旬的水平。

對警察而言,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自去年11月中旬“黃背心”運動以來,他們已經兩個月週六無休,而隨着抗議者訴求的漸變,很多“黃背心”已經做好了戰鬥到7月14日國慶節的準備,警察當然也只能“奉陪到底”;但真正令他們頭痛的不在於此,而是運動中日益強化的三種趨勢。

首先就是暴力化趨勢。這波運動中的極端暴力現象前所未有,就連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運動領導人丹尼爾·孔-本迪也擔心這可能會摧毀“黃背心”運動已經獲得的成果。“黃背心”運動發展至今,已有約1050名警察、憲兵和消防員受傷,5600人因破壞公物和暴力襲警被拘留,上千人被判刑。新年第一個週六又有345人被捕,281人被拘留。

“黃背心”運動呈現暴力化、激進化、政治化趨勢,令法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局勢

在法國曆史學者加埃爾·諾弗裏看來,“黃背心”選擇暴力很可能是爲了擺脫他們在日常生活壓力下的孤立感,讓自己看起來好像具有駕馭命運的行動能力;但其實這並不足以解釋大多數暴力者的動機。從視頻中不難發現,暴力分子幾乎都不穿黃背心,說明他們大多是混入隊伍的專業暴徒,是赤裸裸的秩序破壞者。

其次是激進化趨勢。“黃背心”隊伍中的激進分子有些是來自農村的底層老百姓,想通過對抗警察來維護這場運動,以實現自己的訴求;有些是來自巴黎郊區趁火打劫的年輕人,尤其是第二代中東移民,他們幾乎每年都要“活動”幾次以發泄自己無法融入主流社會的怨憤;還有些則是有“組織”的極右翼、極左翼團伙和無政府主義者。但最近又出現了一些新的激進化勢頭:一些“黃背心”故意圍攻國家權力的象徵物(如市政廳、政府部門大門),將暴力作爲自己的政治武器,但與政治派別沒有必然聯繫,這就使得未來的暴力趨勢充滿變數。

三是政治化趨勢。隨着抗議運動的漸進,“黃背心”的訴求也在不斷變化,已從當初有關燃油稅和購買力的經濟問題轉移到了政治領域,比如抗議取消“富人稅”導致的社會不公;批判“富人總統”馬克龍脫離底層民衆等。據法國公衆意見機構(Ifop)1月8日發佈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超過七成的法國人對馬克龍持負面評價,再加上極左極右政治家乘機發表否定政府的言論,更激化了抗議者對政府的不滿情緒,不僅使暴力激進化趨勢進一步增強,而且也使運動時間大大拉長了。

這三種趨勢在“黃背心”運動中不斷地強化與疊加,使法國社會正出現越來越大的裂痕。一方面,支持警察的聲音不絕於耳,如1月8日,法國前教育部長呂克·費裏就在電臺中鼓勵警察更勇敢地拿起武器保護自己,遏制暴力;同一天,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的共和黨(LR)主席、前外交大臣雷諾·米瑟利耶則在法國衆籌網站“荔枝”上爲在“黃背心”運動中被拳擊手打傷的憲兵發起了衆籌。僅僅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有近6000人蔘與,籌款超過了16萬歐元。

但另一方面,就在同一平臺上,“黃背心”們也在爲他們心目中的這位拳擊手“英雄”大唱讚歌,併爲他籌款超過了12萬歐元。“黃背心”將此人樹立成他們鬥爭運動的代表,這再次反映出了當前“黃背心”運動中的暴力傾向、激進化趨勢和越來越強烈的政治訴求,這也無疑將是同時擺在馬克龍和法國警察面前的嚴峻挑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