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援引海外媒體報道稱,2019年印度“瑞辛納對話”1月8日至10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美日澳法印等國的高級將領雖“關切”中國在印太地區擴大影響力,但強調仍可與中國合作。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更是在會議期間說:“‘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不是爲了遏制中國。”戴維森還表示,“四邊對話”的“印太政策”不代表圍堵、遏制的政策,“我們不是要求人們在我們和中國之間做出選擇”。同時,印日澳三國相關軍方將領在表態中,也沒有針對中國。

印太戰略不針對中國了?拉倒吧,看看這兩件事就知道有多假了!

從報道本身來看,這是一個積極信號,對於印太戰略本身而言,是一個可喜的進步。但事情,總是有點讓人不放心。此前,美國一直試圖將四國打造成一個堅定的遏華聯盟,但印度方面拒絕了這樣的建議,澳大利亞熱情也不高,或許,這纔是事情的真相。也就是說,美國的意願難以落實,那麼,以退爲進,首先將這一戰略穩步推進,就成了當務之急。之所以要對美國這一說法持懷疑態度,原因也並不複雜,主要是美國方面的針對性動作從來沒有中斷過,那就不得不小心,直至前幾天,美國軍艦還在南海橫行霸道,肆意挑釁。

中美關係,有兩個衆所周知的“根基”。其一,是臺灣問題,這是中美關係穩定的政治根基。在臺灣問題上,美國是有過承諾的,但近段時間,尤其是特朗普入主白宮以來,總是試圖打“臺灣牌”,不肯收斂自己的野心。2018年9月,美國有關部門宣佈,已經出臺了對臺售武的計劃,計劃向臺灣地區出售包括F-16等戰機備件在內、價值高達3.3億美元的武器。這無疑是一種歷史的倒退,更是對中國的嚴重挑釁。其二,是貿易問題,這被認爲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貿易戰爆發至今,談判仍在繼續,但究竟什麼時候能達成共識,還不得而知。但這起衝突由美國單方面挑起,其負有完全的不可推卸的責任。美國正試圖通過此舉遏制中國崛起,限制中國科技發展,用心非常險惡。

印太戰略不針對中國了?拉倒吧,看看這兩件事就知道有多假了!

臺灣問題和貿易問題,是中美關係兩個比較根本性的問題,非常代表風向,也更接近真相,加之美國在其它諸多方面的小動作,足以證明,美國遏制中國的政策,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印太戰略本身,也不會改變其針對中國的既定目標。崛起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必然會發生衝突嗎?這個未必,但摩擦、碰撞,肯定少不了,美國正試圖維持、擴大其世界影響力,同時試圖阻止中國獲得這種影響力,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其不願太平洋對岸出現一個過於強大的對手。但有時候,歷史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中國堅持和平發展,有5000年文明歷史,有13億人口,也理應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承擔更重大的使命。

印太戰略不針對中國了?拉倒吧,看看這兩件事就知道有多假了!

不遏制中國,至少當下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內,對美國而言是不現實的。因此,也就沒必要在那裏虛僞造作了,說的瞎話一點不可信。只是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將按照自己的初心,一如既往的前進,不因外界而發生任何改變,中國有實力、有自信,做一個更好的自己,任何別有用心的遏制圍堵,都不會有結果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