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乃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说起羹,在历史上曾有不少趣闻。《史记》上说:“尧之有天下,粢粝之食,藜藿之羹。”由此看来,羹这种食品,早在上古圣王唐尧时代,我国就开始食用了。不过那时的“藜藿之羹”,是用豆叶做的,其味并不可口。唐尧死后,虞舜继位,“坐则见尧于樯,食则睹尧于羹”,思念唐尧不止,后人常用“羹樯”一词表示对已故先辈的追念,其典故出在这里,商代的人喜欢在羹中加盐、梅以重其味。​

故《尚书·商书·说命下》中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之说,这可能与当时调味品不多有关系。到了周代羹除了用于祭祀陈设,开始供人们食用。据《礼记·内则》所载,主要品种有雉羹,脯羹、鸡羹、犬羹、兔羹等名目。不仅品种增多,吃法也有不少讲究。如吃雉羹要用苽(同“菰”,调胡米,即茭白之实)饭;吃脯、鸡羹则用麦饭;吃犬羹、兔羹要用米饭。伊尹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以羹入相而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国烹饪的不变之规。他“教民五味调和,创中华割烹之术,开后世饮食之河”,在中国烹饪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中国烹饪界尊为“烹调之圣”、“烹饪始祖”和“厨圣”, 更是各种羹类创始人。春秋战国以后,羹的花样越加繁多,人无贵贱多好食羹,有时为了一杯羹,竟结怨仇,甚至酿成丧国巨祸。据《战国策》载:中山国君宴请大夫、上菜时因羊羹太少,不能人人遍食,大司马子期因没分到羹,一怒之下叛离中山、投奔楚国,并说动楚国征战中山,中山君竟以一杯羹而亡国。汉高祖刘邦也是一个好羹者。他未发迹时,曾经邀集一伙无赖朋友,央长嫂给他们做羹吃。长嫂对这伙人虽然厌恶,但出于无奈又不得不为其做羹,她故意把菜芍在空锅上敲得叮铛直响,将这帮人气走了。后来刘邦做了皇帝,却不忘这桩羞事,把长嫂之子封为“羹颉侯”(“颉”即克扣之意)以报复之。当刘邦同项羽争夺天下时,其父被项羽抓去,并以此要挟他,他竟毫不动摇,回覆项羽:“烹太公,幸分我一杯羹!”也有一些助人雅兴的典故同羹有关联。据《世说新语》所载:晋代的张瀚为齐王东曹椽、见秋风起,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莼羹胪脍,说:“人生贵适意,何羁官千里以要(邀)名爵?”于是当即弃官回乡。从此,松江的莼菜羹一直为骚人墨客所艳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奢侈生活,在羹上也有充分反映。如曹植的“七宝羹”是用驼蹄做成,一瓯价值千金。唐代李德裕每食一杯羹,费钱至三万。因他食之羹是用宝贝、珠玉、雄黄、朱砂等杂拌鲜物煎取其汁做成的。宋代蔡京好吃鹌鹑,一碗羹要杀若干只鹌鹑。明代明季的胥襄大宴名士于水绘园,据说一席羊羹,用羊三百六,上席还要多二百只。清代的河道总督府里,吃一碗鱼羹,也非数十尾河鲜不可。有的羹,不但味美,还能药用。唐代户都外郎郑平少年白头发,一天他的丈人宰相李林甫对其他:“明天皇上将赐我玉露羹,保吃了它,头发就会变黑”。次日唐明皇派人赐食,内中果有一碗玉露羹。郑平食羹后,头发真的变得乌黑如漆。时至今日,羹的花样品种,比之昔日更加繁多,吃法也特别讲究。在汤中以生粉着粘即成羹,稠薄相宜,滋味中和。豆腐羹、芹菜羹是佳餐佳肴;水果羹、银耳羹是充饥妙品。……真是不一而足,不胜枚举。特别有趣的是,人们常把登门访友,却值铁将军把门,不得相见,叫做“吃闭门羹”。据《云仙杂记》载,其出典也同羹有关。宣城妓女史凤生就一双势利眼,她把客人分成好几等,接待方式和态度各不相同,最下一等客人,被他拒之门外,不与相见,仅让人以一碗羹款待了事,故谓之“闭门羹”,这种羹质量自然差矣!吃的人也觉得不是滋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