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那個愛發地球美圖的宇航員 Scott Kelly 回來了哈。

 

@stationcdrkelly / Instagram

一起回來的還有另兩位俄羅斯宇航員。

在歡迎儀式上,有一個小細節,穿着大黃大綠民族服裝的女人,端上了麪包和鹽,這時發言人說,“首先讓我用麪包和鹽來歡迎你們,這是我們的習俗”。

(其實他們還被送了屬於自己的套娃!哈哈哈想知道最小的那個畫成什麼樣,不過我們的重點是在麪包和鹽上。)

麪包和鹽是什麼習俗呢?麪包就是這樣的麪包,好大一坨,上面有花的裝飾,鹽放在麪包中間。

給客人送上面包和鹽,其實是斯拉夫人的迎賓傳統。客人一般要撕下一塊麪包,蘸一下鹽,喫掉。

2009 年,美國副總統拜登在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時候,也喫了麪包蘸鹽。

當有尊貴的客人到達時,主人會把這種大面包放在刺繡毛巾上,裝鹽的器皿通常被固定在麪包上,由穿着民族服裝的女人捧着獻給客人。

這個習俗在各個國家也都不太一樣。比如在波蘭,父母會拿着麪包和鹽在門口歡迎剛舉行完婚禮的新人。在芬蘭和愛沙尼亞則是在慶祝喬遷的時候贈送麪包和鹽。

但是這個麪包和鹽,同時也成了一個航天梗。可能跟俄羅斯人太擅長上天有關……

qz.com / Reuters 1997 年一次太空任務中,俄羅斯宇航員 Elena Kondadova 用麪包和鹽迎接另一位宇航員。

這次 Scott Kelly 他們着陸的地點在哈薩克斯坦東部的傑茲卡茲甘附近。之前有很多國家的宇航員返回地球的時候,都是在這塊大空地着陸的。他們也都享受到了麪包和鹽的待遇。

而且有這種講究的俄羅斯宇航員本來就比較多,他們甚至會把麪包和鹽帶到空間站去,用來迎接與空間站對接的其他宇航員。

1986 年,法國第一位女性太空人克洛迪·艾涅爾,和另兩位俄羅斯宇航員回到地球之後,當地就爲他們舉行了麪包和鹽的歡迎儀式。

qz.com / Reuters

1995 年俄羅斯宇航員瓦列裏·波利亞科夫也喫了這種麪包和鹽。他是迄今爲止在空間站單次停留時間最長的宇航員,從 1994 年 1 月 8 日 到第二年 3 月 22 日,一共在空間站生活了 14 個月。

qz.com / Reuters

2001 年,歷史上第一位太空遊客丹尼斯·蒂託着陸之後,也受到了麪包和鹽的無差別歡迎!蒂託是一位美國富商,他自稱獨立研究人員,花了將近 2000 萬美元在太空待了 8 天。

qz.com / Reuters / STR Now

那爲什麼是麪包和鹽,不是別的呢?目前我找到兩種說法,一種比較美好,另一種比較血腥。

第一種比較美好的,是說麪包代表尊重,鹽代表友情的長久。而且鹽以前是很珍貴的東西,都給你喫鹽了,就說明是真心對你好,友誼萬歲!

另一種跟野蠻暴力有關的說法,聽起來其實更合理。

話說古代歐洲社會比較亂,部落家族之間的仇殺就是家常便飯,有時候可能正喫着飯呢一眨眼就血流成河了。陌生人之間殺人搶東西就更常見了,可能本來日子過得好好的,一夜之間就啥都沒了。

可是你搶我我再搶你好像得不償失啊,於是大家就慢慢形成了一種“賓客權利”。簡單說就是,你喫了我的飯,就是我的客人,你就不能殺我了,我也不會殺你,咱倆誰動手誰就遭天譴!

在古希臘古羅馬,這種賓客權利很神聖的,不遵守就會惹怒諸神。

後來這種行爲被儀式化之後,就變成了我獻給你麪包和鹽,你喫一口,就說明咱倆好好的。

所以其實並不像第一種說法裏說的那樣,是因爲鹽多珍貴才獻給客人,恰恰是因爲麪包和鹽很樸實,是兩樣家家都有的最普通的食物,所以纔會被用來當做賓客權利的象徵。

不光是現實裏,很多文學作品裏都提到過麪包和鹽,比如《麥克白》、《一千零一夜》、《基督山伯爵》……就連維斯特洛大陸都有這種習俗!

《冰與火之歌》第三卷裏,凱特琳對羅柏說的這段話就清楚地解釋了麪包和鹽的約定:

羅柏,仔細聽我講:一旦喫了他的麪包和食鹽,就代表你應該享受賓客權利,在他屋檐下,他作爲主人對你有義務。

另外發動了“紅色婚禮”的佛雷家族也是因爲違反了賓客權利,所以遭到整個維斯特洛大陸唾棄。

總之,如果在有這種習俗的國家,你到了一戶人家裏,主人並沒給你奉上面包和鹽,只是對你笑嘻嘻的,那你很可能馬上就要被宰了~

最後再說個小細節,Scott Kelly 已經回到休斯頓和家人團聚了。在休斯頓接機的時候,美國第二夫人吉爾·拜登專門給他帶了啤酒和蘋果派,對美國人來說,這兩樣纔是家鄉的味道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