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任何一個有孩子且重視教育的家庭來說,教育焦慮都是一個無法逃脫的牢籠。學區房等同於優質教育資源,買了學區房就鎖定了孩子的美好未來;鄰居家的小孩報了三個課外輔導班,那我的小孩也要報三個……諸如此類的“教育焦慮”心理和盲目跟風現象,可謂屢見不鮮。

針對這一現象,日前,浙江工業大學教科學院心理學教授、浙江工業大學心理學重點學科負責人徐雲,杭州求知小學英語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舒鴻盈,在線教育機構米樂英語副總劉靜靜等嘉賓針對“教育焦慮”的話題展開討論。

徐雲認爲,教育焦慮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背後原因主要是一個社會公平體制和機制的問題。如何緩解教育焦慮,可以從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建立一個公正、公平、公開、透明的社會機制,全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二是要廣泛宣傳科學的教育規律,尊重兒童、理解兒童、讀懂兒童的興趣和理想;三是要建立合理的人才評價機制和體制。

在線教育平臺米樂英語副總劉靜靜表示,中國家長集體式的教育焦慮歸根到底是因爲優質教育資源稀缺和分配不平衡。米樂英語以一對一、一對多的在線英語授課模式爲手段,將優質的北美教育資源,包括先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理念,輸送到國內三四線城市甚至山區等教育資源欠發達地區,一定程度能緩解三四線城市、欠發達地區因發展不平衡而引起的教育焦慮。

杭州求知小學英語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舒鴻盈認爲造成當下教育焦慮的主要原因是家長沒有把孩子當成獨立鮮活的個體,給予了不合理的教育期望,即父母認爲最好的安排,而非孩子認爲最好的選擇。

她認爲,一方面家長要處理好家庭親子關係;另一方面,孩子在啓蒙階段應以培養學習興趣爲主,而不是以應試教育學習培訓爲主。米樂英語等在線教育更省時省力,學習時間也更靈活。一對一的教學方式,易於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學習壓力也相對更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