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就喫退燒藥,拉肚子喫止瀉藥,咳嗽喫止咳藥,嘔吐喫止吐藥,有什麼症狀就去藥店買點藥喫,似乎已經成爲了現代人的家常便飯。

這些症狀讓人痛不欲生,又有藥可控。但真的要第一時間阻止他們麼?

一、發燒

首先,體溫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的,某些情況可有生理性體溫升高,如劇烈運動、月經前期及妊娠期,這些通過自身調節可恢復正常。

更多的時候,發燒是身體對抗炎症時的一個保護信號。

發燒時體溫升高,有些病源微生物活性和繁殖就會放緩,而人體的免疫系統則顯著增強,包括白細胞增加,吞噬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的殺菌活性增強等。所以發燒是人體進化獲得的一種保護性機制,專門針對對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入侵。

如果不讓身體發燒,不利於免疫功能發揮,更不利於清除體內病原體的。

發燒的有2個問題需要注意:

1.消耗

發燒的時候,代謝加快,身體的消耗也會增多。所以在發燒的時候,需要及時補充能量和水分。這樣才能保證身體的免疫細胞有足夠的戰鬥力!

2.高熱

有時候,體溫調節機制遭到破壞,致使體溫失控而異常升高。體溫達到39度以上甚至40度,這時候可能會出現高熱驚厥,昏迷等。這時候就需要用藥物來幫助身體控制體溫。

二、腹瀉

腹瀉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因爲感染,有些是不是感染。無論什麼原因引起的腹瀉,讓這些排泄物留在體內,都不是最好的選擇,尤其是腸道的毒素和壞死細胞會引起感染的進一步加重。而適度的腹瀉也是人體對自身健康的一種保護機制,可以將腸道內的毒素和壞死的細胞排出體內。

腹瀉需要注意的問題也是消耗。特別是痢疾和霍亂引起的腹瀉,可能會讓患者一天腹瀉的量超過20次,引起身體的脫水。所以,越是拉肚子厲害越需要及時補充電解質和充足的水分,如果喫不進去,就要用輸液的方式。

三、嘔吐

相對於發熱和腹瀉來說,嘔吐常常帶來痛不欲生的體驗。尤其是想吐無法吐出來的感覺。最爲痛苦。

其實,嘔吐更是強烈的防禦反應。食物在胃部,就被發現了不對勁。必須趕緊離開體內,如果經過腸道,那麼毒素都被吸收了。

和人體正常的消化運行不同,嘔吐的過程要求整個消化道逆行運轉。你可能想到了武俠小說的中的“氣血逆行”,整個過程讓人難以忍受。

就像很多化療患者最無法忍受的就是藥物帶來的噁心嘔吐感。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經歷了這個通過的過程,把胃的內容物吐出來之後,大部分症狀都大爲緩解。比如喫了腐敗的食物、醉酒後的嘔吐。

所以,有噁心想吐的感覺,還是吐出來的好。

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如果胃裏空空如也,還是反覆的嘔吐就不是單純的防禦反應了,需要進一步找原因。

而手指摳吐並不建議,而嘔吐的過程也最好不要太過劇烈,因爲強烈的嘔吐導致消化道撕裂出血的,也並不少見。

四、咳嗽

咳嗽,很多時時候並不是身體生病的表現,而是一種生理性反射,也是人體的一種防禦機制。

因爲當呼吸道粘膜受到異物、分泌物、炎症或是過敏性因素等刺激的時候,就會反射性地引起咳嗽,從而排出異物。

比如起牀的時候幾聲咳嗽,那可能是呼吸道將整個夜裏吸入的粉塵和病原體排出體外;而喫東西喝水的嗆咳,也是要把掉落到氣管裏的食物殘渣和水排出來。

如果出現肺部的感染,會有大量的分泌物,也就是我們說的“痰液”,如果不能及時排出來,就會造成感染的加重。有些嚴重的肺部感染,患者咳不出痰來,我們甚至要用“支氣管鏡”深入患者的肺裏去吸出這些陳年老痰。

曾今有些小醫院,一碰到咳嗽就開止咳藥。當場喫了藥,患者就不咳嗽了,大呼神醫。殊不知,贅積的痰液讓肺部感染進一步加重,患者很快出現高熱昏迷,甚至死亡。

那麼咳嗽的問題,最主要是找到咳嗽的原因,從病因上治療。同時也要避免咳嗽過於劇烈,引起咯血。

人體,毫無疑問是個世界上最爲精妙的組織,所有的生理功能都是經過千百年的進化所得。

就在這100年,醫藥科學有了長足進步。但是距離代替人體的免疫功能來說,還遠不能及。

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指南中,有13000種不同的疾病、綜合徵和損傷。我們絕不可能發明這麼多種疫苗來預防這種疾病,但是我們的身體卻可以天生的抵抗大部分的疾病。

在疾病面前,人類的智慧顯得過於渺小。

好在,我們有諸如嘔吐、腹瀉、咳嗽、發熱這些技能保命,可不要自廢武功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