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頭條上多篇爆文、付費廣告的具體樣式,分析頭條用戶習慣,我們可以看出頭條上面的任何廣告都遵循這樣一條邏輯:頭條的廣告幾乎都是在創造新聞。頭條上什麼廣告會被人點開?

這樣一言蔽之,大家可能會疑問,列舉幾個例子。你們經常在頭條上看到的廣告或者爆文是這樣的:

  • 這家足療店居然幫用戶做這個……

  • 1天之內衆籌吸金2000萬,這款納米黑科技咋這麼火!

  • 阿里出品高策略手遊《王牌三國》,安卓震撼公測!

  • 所有大家在首頁看到的廣告,不分給錢投廣告的主和個別賬號寫出來的商品文,甚至是一些大家看到的爆文,都遵循這個邏輯:創造新聞。

爲啥這些人都用這種廣告體,通俗講,這是因爲用戶場景決定的。邏輯是這樣的:頭條上大多數人都是刷資訊新聞的,這是用戶的目標,也是頭條廣告的具體場景,只有你的廣告看起來像新聞,用戶看到之後纔不會那麼反感,因爲包着新聞外衣的廣告跟用戶的目標基本一致。頭條上什麼廣告會被人點開?

假設,你正在刷頭條新聞,這個時候你刷到的廣告信息是:花100塊就可以享受到其他足療店500塊的項目。你會怎麼想?管我鳥事啊,又想哄我看廣告,小爺我可沒有這個時間。

其實這就是營銷中常常遇到的問題:如何消除用戶的反感情緒。其中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就是你的廣告要跟用戶的目標一致,才能降低反感度,讓你的廣告被用戶接受。

展開一點講,目標不一致的廣告就像:你接孩子放學遇到推銷英語課的銷售,你去修車廠修車遇到推銷保險的銷售,你肯定是反感的。

那麼我們再分析一下,這條不讓客戶反感的廣告基本原則怎麼運用?

電梯裏面的廣告應該要像通知一樣,因爲我們看牆時,看到通知心裏會更容易接受。

朋友圈的廣告,應該追求擬人化,讓用戶感覺到刷朋友圈時刷到了一條朋友動態。

微博的廣告應該像段子,因爲大多數人刷微博就是奔着刷段子來的。杜蕾斯就是這麼做的吧?

廣告讓人反感了被打開的可能性就會變小。所以,這一條掌握之後,寫廣告文章時就會輕車熟路。

這一條,同樣可以解釋爲什麼咪蒙的文章在微信平臺很火,在頭條上卻不溫不火,閱讀量比較低。

關於營銷的一些問題,比如,爲什麼你在朋友圈看到微商廣告那麼反感,愛奇藝上看視頻,開頭出現的廣告比中途出現的廣告沒有讓人那麼反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營銷中常見的"心理抗拒"產生的另外幾個表現。如果覺得有意思,小編改天再跟大家討論討論。也不知道講得有沒有道理哈,大家多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