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阔成老先生的评书知多少

袁阔成老先生的评书知多少

先看袁先生的作品:

1 红岩魂

2 水泊梁山(水浒外传)

3 东周列国-商鞅变法

4 水浒

5 施公案

6 创业史

7 彭公案-三河断奇案

8 艳阳天

9 十三妹

10 薛刚反唐

11 碧眼金蝉

12 长坂雄风(包括在三国演义)

13 过海插旗

14 林海雪原

15 三国演义

16 赤胆忠心

17 暴风骤雨

18 烈火金刚

19 西楚霸王

20 敌后武工队

21 十二金钱镖

22 吕梁英雄传

23 新英雄儿女传

24 刺龟山(包括在野火春风斗古城)

25 特殊身份的警官

26 福尔摩斯探案

27 乾隆与纪晓岚

28 十二金钱镖

29 转战陕北

30 李自成-义送摇旗

31 李自成-谷城会献

32 舌战小炉匠(包括在林海雪原)

33 李自成-刘宗珉跳江

34 许云峰赴宴(包括在红岩魂)

35 灞桥挑袍(包括在三国演义)

36 封神演义

37 李自成-红娘子救李信

38 举火招贤

39 五女七贞

40 二五长征

41 常山赵子龙

42 大闹大名府

43 巧破乾坤楼

44 燕青打擂

45 大闹神州擂

46 桃花庄

47 神州擂

48 三声笛

49 旋流

50 彭公案

51 野火春风斗古城

52 青春之歌

“帅卖怪坏”是对相声演员表演风格的总结,也有人用这四个字套用在评书表演上:帅卖怪坏,刘兰芳、袁阔成、单田芳和田连元四先生各占一字。我理解,这里的“卖”指的是学问大,掉书袋,信息丰富,引人入胜。袁阔成先生最有名的作品是《三国演义》,小说用浅近文言写成,说“浅近”是按当时的水平,对今天大众基本就是天书。袁先生一段文言,一段白话,详加解释,然后中间屡屡插入点评和笑话,令人听着不累,每每会心。

当然,“卖”是绝活儿。其实他也“帅”,高亢中略带沙哑的嗓音辨识度很高,吐字又清晰,虽然相逢总在收音机里,但剧场效果料也不差。他也“坏”,嘲笑起吕布的狼性、曹操的诡诈、刘备的摔孩子,满是揶揄,嘴挺损。他在《水泊梁山》里描绘高俅的长相,说他是“集历代奸臣之貌:赵高的脑袋,董卓的眉毛,王莽的耳朵,费仲的鼻子,尤浑的眼,曹操的脸,庞文的嘴,就胡子还不错,跟张士贵差不多……”一个人长成这样,还能要吗?历代奸臣脸上的零件什么样,谁又知道?反正他一描述,就是好玩儿。

袁先生的“三国”不是照本宣科,是今人视角,带着深厚的人生阅历和历史洞见加以呈现。比如说,诸葛亮在原著里多智近妖,到袁先生嘴里,这位孔明先生有很多小算计和恶作剧,尤其跟鲁肃相映成趣,一下子神性减退,人味儿大增。再比如二君侯关云长,袁阔成在他身上倾注了极深的感情,是照着《水浒传》里武松的规格来描绘的,天神般的人物,可是他也不忘调侃关羽的刚愎、骄狂。他具有天赋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口语叙事中散发着韵律之美,还以他描述高俅的德性为例,说宋徽宗年间义军四起,高俅的原则是“爱哪儿反哪儿反,我全不管,京城一待最保险”。信手拈来,活灵活现。

评书原为市民艺术,后成茶馆娱乐,最后才是剧场艺术、电视宠儿,袁阔成身上有种刘、单、田等评书大家不具备的文化透彻感,你会觉得,他是唯一可以进大学、上讲坛的人。我这么说不是刻意抬袁先生,而是他的作品具备了传统评书的绘声绘色,也在虚构艺术中营造了写实意味,他还拓展了评书的表达疆界。评书多为帝王将相的演义故事,叙事有套路,人物有脸谱,带着明显的草根色彩,具有无限复制的可能。比如牛皋、胡大海、程咬金的性格、长相、经历就极其相似,比如庞文、潘仁美、张邦昌干的也是相似的勾当,但最好的艺人能在大致相同的框架内玩出个性,像陈荫荣的《兴唐传》,真的是满纸民间智慧。而袁阔成的《三国演义》既叙述故事,也输出权谋,激情有时,嬉笑有时,有传奇之瑰丽,有评传之深邃,是袍带书中的头把交椅。

《水泊梁山》则另是一路,把评书往武侠小说的方向带了一大步。这部书从紫金八宝夜光壶被盗开始,引出生铁佛盗壶觐见,开封府误捉玉麒麟卢俊义……故事与原著完全不同,也脱出了评书的套路化叙事,情节走向每每出人意料,人物性格在原著的暗场处疯狂滋长,生气凛凛。对武打的描写超越了评书的三板斧,一个“倒踢紫金冠”引出两段故事,在打斗过程中融入了更多心理活动,趣味性直逼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可以说,《水泊梁山》将评书的智商、情商刷新,进入优质传奇文学的行列。

对于我来说,评书与记忆中的少年时光不可分拆,与已然过世的外公和爷爷连成一体。外公是乡里的业余说书先生,一部《隋唐演义》滚瓜烂熟。爷爷是《三国演义》的深度痴迷者,电视和收音机于他的意义,一是天气预报,二是《三国演义》和《白眉大侠》。在二位老人的影响下,也托那时评书热的福,我的文学启蒙是在几位大家的抑扬顿挫中完成的。用现在的话说,“三观”也是在听书中锤炼成型的,对英雄情怀的追慕,对善恶正邪的执著,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不可撤销,不可更易。

袁先生虽已驾鹤西去,评书这门艺术也因新兴娱乐方式分流而渐渐小众化,成为部分思古者缅怀过往的用具,再不具备颠倒众生的魔力。但没关系,曾经是耀眼的星宿,便会永远在历史的天空中闪烁。

如果想听袁先生的作品请给我发私信 袁阔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