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 |“保险大亨”变形记

保险业务是个舶来品,自1865年中国第一家民族保险企业——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问世后,华资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至上海解放前夕,申城共有华商保险公司186家,官办、民办、中外合资等各种成分皆有,其中还包括两家中共地下党经营的保险公司。

外表帅气、斯文儒雅的金瑞麒,无疑是那个时期沪上保险界深孚众望的行业领袖,人称“保险大亨”。上世纪30年代初,金瑞麒从私立光华大学会计系毕业后,即加盟中国天一保险公司,凭借他的睿智与进取,几经升迁,最终出任天一保险公司总经理,并当选民国保险商业同业公会理事。

十日谈 |“保险大亨”变形记

“保险大亨”金瑞麒

1948年以后,通货膨胀成了“家常便饭”,一大批保险机构因资产贬值或投机失败,行业陷于瘫痪状态。1949年5月27日,黄浦江泛映出第一道曙光,上海市军管会金融处接管了官僚资本金融机构,体恤到大多数私营保险公司的经营困难,尽管调低了营业保证金额度,但仍有一些保险公司无法正常运营。在军管会召集的保险同业座谈会上,金瑞麒认为,整饬保险市场,起死回生的出路唯有彻底改造民族保险业的依附性和买办性,走自愿联合、集团分保之路。他的设想获得了政府的认可,没多久,由48家私营保险公司加入的“民联分保交换处”面世了!

由于具有较强的联合承保能力及信誉,风雨同舟的上海“民联”在市民中赢得良好口碑,挂牌后短短8个月时间就实现保费收入43.85亿元,交出了完美的“盈利答卷”。“民联”改变了过往华商保险公司对外商保险公司的过度依赖,增强了沪上私营保险业的团队协作精神。这样一来,那些残守阵地的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来源捉襟见肘,经营每况愈下,没辙,只好打道回府了。

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成立时,金瑞麒众望所归被推选为公会会长,旧时代的“保险大亨”成为新政权领导下申城保险业的掌舵人。担任会长期间,他发动保险同业热心公益,奉献社会,从响应市冬令救济委员会的号召向灾民捐助寒衣,到认购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为解放战争奉献力量,从支援抗美援朝运动增产增收捐献飞机大炮,到倡导同业修订保险费率章程降低保价让利于百姓,均能见到金瑞麒忙碌的身影……

十日谈 |“保险大亨”变形记

民联分保交换处防火保险宣传页

新中国发展保险业务,刚出炉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亦将在全国撒网设点,专业队伍亟需注入大量“新鲜血液”,而上海作为曾经的远东金融中心,十步芳草,人才济济。金瑞麒利用自身在同业的影响力,一方面动员私营保险公司的业务骨干驰援各地,“好儿女志在四方”,一方面联手母校光华大学开办短期保险培训班,自告奋勇出任班主任,从结业学员中选拔品学兼优者充实到保险岗位,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保险专业人才,从而缓解了国内保险从业人员匮乏的境遇。

作为行业领头雁,身材略显瘦削的金瑞麒指挥若定,纵横捭阖,积极助推私营保险业投身公私合营浪潮之中,将原本“一盘散沙”的保险机构纳入集中有序、提质增效的经营轨道。1951年11月,金瑞麒联合包括天一、太安丰在内的14家民营保险公司,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共同组建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协助政府推动保险业实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黄沂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