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家庭就困難,喫酒惹事兩爲難。酒醒知錯沒得錢,還得掙錢付藥錢。”看到這首有趣的打油詩,你會想到什麼?

從2017年1月開始,永川區臨江鎮隆順村的調解員陳久述每次完成調解之後,都會賦詩一首,送給被調解的雙方,年底還會把詩編輯成冊,讓其他村民引以爲戒,到目前爲止他已經寫了161首詩了。

1月10日晚,這位49歲的詩人調解員當選了2018感動重慶十大人物,爲什麼要當調解員還要寫詩?一切要從2003年開始聊起。

寫打油詩調解村民糾紛 重慶“養鴨大王”陳久述變“詩人調解員”

十大感動人物頒獎典禮現場的頒獎詞

眼光長遠的養鴨大王

2003年,在成都賣酒的陳久述,偶然在成都郊區發現了一個商機:養鴨很賺錢。恰好他的老家永川區臨江鎮也有很多空地可以養鴨,於是他就在成都潛心學習了養鴨技術,然後購買了500只種鴨回鄉創業。

通過自己不斷的摸索、總結,到西南大學請教、學習,陳久述找到了養鴨的訣竅,於是他養鴨子的規模不斷增加,從500只變成了1000只,再到2000只、5000只,最後擴容到了10000只。

隨着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陳久述的鄉親們也想跟着他學習養鴨。2006年,他成立了養鴨協會,不僅免費向鄉親們傳授養鴨經驗,還幫助鄉親解決問題,很快帶動了1000多戶農戶養鴨,帶領大家一起走上了致富之路。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爲什麼陳久述願意把自己辛苦學習、總結的養鴨技術傾囊相授?他說:“只有形成了規劃化養殖,纔能有更大的效益。以前我一個人養鴨,每天弄10-20只去集市賣,有時候賣到天黑還賣不完;形成了規模化養殖之後,每天都有經銷商上門收貨,一天要拉2-3車,一車要拉2000只鴨子,這樣的效果顯然不是敝帚自珍可比的。”

寫打油詩調解村民糾紛 重慶“養鴨大王”陳久述變“詩人調解員”

陳久述爲鄉親們調解時的照片

以德服人的調解員

在成立了養鴨協會之後,因爲經常主動幫助村民,還讓村民通過養鴨過上了殷實的生活,陳久述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於是2008年臨江鎮政府給他加了一個新頭銜——臨江鎮“綜治專幹”。

陳久述笑着說:“我以前也不知道‘綜治專幹’是幹什麼,直到真正上任了,才發現原來是我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就是給村民們當調解員。”

說起自己的第一次調解,陳久述表示完全是性格使然:“我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看不慣有人在我面前吵架。有次我去上門服務,正好遇到了老兩口因爲吵架打了起來,親朋好友都勸不住。我嘗試去勸了一下,跟他們說‘你們年齡都不小了,以後還要相依爲命的’,‘你把她打死了,以後誰陪你?’沒想到這老兩口都信任我,覺得我處事公平、說話在理,就真的不打架了。結果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後來村裏只要有了糾紛,就會找我來公斷,所以我在當綜治專幹之前,實際上已經在做調解員了。”

寫打油詩調解村民糾紛 重慶“養鴨大王”陳久述變“詩人調解員”

鄉親們在鄉賢評理堂翻閱《陳久述調解案例彙編》

從2008年擔任綜治專幹,陳久述專門成立了一個久述鄉賢評理堂,一旦村子裏發生糾紛,就會把當事人帶到評理堂解決糾紛。10年來,他解決了700多件村民糾紛,幫助了上千名村民化干戈爲玉帛,解決的糾紛種類包括交通事故糾紛、損害賠償糾紛、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等7類糾紛。

寫打油詩調解村民糾紛 重慶“養鴨大王”陳久述變“詩人調解員”

陳久述獲得2018感動重慶十大人物

以詩說事成詩人調解員

雖然陳久述只是大專文憑,但是他一直很喜歡文學,2016年女兒做電商的時候,他有感而發寫了一首打油詩,沒想到獲得女兒的稱讚;隨後兒子當兵,他寫的詩《送兒從軍》也讓兒子深有感觸。於是陳久述突發奇想:“最好的藝術就是來源於生活,爲什麼我不把處理的糾紛寫成詩留存起來,讓當事雙方看到詩就可以提醒自己呢?”

陳久述是一個行動派,他說幹就幹。從2017年1月開始,他每次調解之後,都會用最平實的語言,寫村民們都看得懂的打油詩。

2017年1月10日,臨江鎮蔡某的鵝喫了陳某的菜,陳某打死了蔡某的一隻鵝,蔡某推倒陳某導致後者受傷……結果陳久述在成功調解糾紛後,寫下了一首詩:“餵養鵝兒未管好,跑去別家菜喫了。一隻小鵝被打死,找去理論被推倒。一顆牙齒摔掉了,百五藥費才調好。鄰里關係和爲貴,莫爲小事鬧翻了。”

寫打油詩調解村民糾紛 重慶“養鴨大王”陳久述變“詩人調解員”

《永川區臨江鎮鄉賢陳久述調解案例彙編》

隨着陳久述調解的糾紛越來越多,他寫的詩也越來越多,兩年之後他寫的調解糾紛的打油詩161首。當地政府覺得這件事非常有教育意義,專門找到陳久述,把他寫的詩編成了《永川區臨江鎮鄉賢陳久述調解案例彙編》,每首詩後面還附有糾紛發生的事情和大概的簡介,讓更多村民通過這些糾紛案例受到教育。

寫打油詩調解村民糾紛 重慶“養鴨大王”陳久述變“詩人調解員”

陳久述在訪談時展示他編寫的調解案例彙編

將做更多貢獻

因爲在臨江鎮帶領鄉親們致富,同時還經常成功調解村民糾紛,陳久述在2009年獲評“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18年,因爲用詩調解糾紛,傳播與人和善、鄰里和樂、尊老愛幼的做人做事道理,陳久述又被市人力社保局、市司法局評爲“重慶市優秀人民調解員”,還在今年年初成功當選了2018年感動重慶十大人物。

對於這一系列的榮譽,陳久述也忍不住賦詩一首:“家家有本難唸經,調解費時又費心。糾紛調處已十年,治人思想的醫生。田坎寫詩教化人,公正評判不偏心。鄉村振興戰略行,鄉賢應作帶頭人。”

陳久述詩中所述的鄉賢帶頭人絕非吹噓,從去年開始,爲了響應國家生態環保的號召,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他帶頭停下了幹了10多年的養鴨事業,改爲種植水果、蔬菜、食用菌,同時準備開發觀光農業。

說起這件事,陳久述表示並不後悔:“去年剛說轉型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不願意,他們找到我,希望我作爲養鴨協會去爭取一下政策。可俗話說‘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養殖業污染大,爲了子孫後代我們就必須轉型了。連我一年幾十萬收入的都帶頭轉了,他們自然也不說了,現在我對未來還是充滿了信心,畢竟是農科院的專家實地考察之後,選擇種植的合適農作物,所以我會努力帶領大家再次走上致富之路。”

新聞多一點

陳久述爲女兒做電商寫的第一首打油詩:

學習陳婷好榜樣,

自力更生辦電商。

明星動漫添錦繡,

筆記本上做文章。

小小生意大前途,

永保天天訂單旺。

不辭辛勞夜夜忙,

注意身體亞健康。

做事方法最重要,

巧奪天工才喫香。

事半功倍創業績,

經濟效益步步高。

送兒從軍(贈言)

父母送子去參軍,

望子成龍前途奔。

兒到四川當武警,

軍旅生涯從此經。

到得部隊須勤奮,

軍事過硬當標兵。

能有出息常進步,

不辜父母養育恩。

有朝一日傳捷報,

爲國爭光建功勳。

重慶晚報·慢新聞全國爆料熱線:(023)966988

——END——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趙映驥/文 錢波/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