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記者 江楚雅

  今年91歲的香港富豪李嘉誠由於將旗下產業特別是房地產資產逐漸撤出內地及香港,並在海外大手筆“買買買”進行擴張而受到市場的關注。

  近日,有消息稱,香港最大的地產開發商之一、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01113.HK,下稱“長實集團”)有計劃出售上海UPPer West Shanghai“高尚領域”項目權益。據悉,就此次出售該項目總估值約200億元人民幣。

  “公司經常收到不同的出價建議,但有建議不代表公司接受及會出售項目。”雖然還未得到長實集團的官方蓋章,不過,作爲港資地產的典型代表,長實集團以及其後的李嘉誠家族企業,從2013年開始就頻頻出售旗下地產項目。

  長江商報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從2013年至今的6年時間裏,李嘉誠在內地和香港賣出了近20處資產,涉及金額少則數十億,多則上百億,並且大部分出售的都是房地產資產,累計獲得現金流超過1700億元。與拋售資產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內地市場的表現乏力,近四年長實集團未在內地拿一宗地。

  “賣賣賣”的同時,也不斷“買買買”,近年長實集團積極開拓多元化投資,涉足飛機租賃、基建等業務,涉及收購的資金合計逾1400億港元。

  此外,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李嘉誠在內地的近三十個項目中,僅三分之一完工,開發模式可以用“龜速”來形容,少則三五年,多則二十年有餘,這種“慢開發”模式卻成爲李氏變相囤地後高價出售獲利的法寶,通過一買一賣獲利近千億。

  爲進一步瞭解先相關情況,長江商報記者發送採訪函致長實集團,截至發稿前沒有得到回覆。

  4年未在內地拿地

  “沒有撤資,而是根據經濟形勢對國內外資產進行了重組。”雖然多次公開表示不會放棄房地產業務,但長實集團近年來的動作仍然讓外界看出一些端倪。

  2017年7月,長實集團公告,更改公司名稱,剔去“地產”之名,由“長江實業地產”改爲“長江實業集團”,去地產化意圖明顯。事實上,從2013年開始,李嘉誠就頻頻出售旗下地產,幾年時間,出售高達上千億資產。

  長江商報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從2013年至今的6年時間裏,李嘉誠在內地和香港賣出了近20處資產,涉及金額少則數十億,多則上百億,並且大部分出售的都是房地產項目,累計獲得現金流超過1700億元。

  具體來看,2013年,李嘉誠分別賣了32億港元的廣州西城都薈廣場和賣了89億港元的東方匯經中心;2014年,李嘉誠出手頻頻,包括賣了72億港元的北京盈科中心在內,一年套現188億港元;2015年以5.2億元人民幣出售位於香港新界的商業地產物業盈暉薈;以售價61.4億人民幣的價格,向卡塔爾投資局旗下全資子公司出售港燈16.53%的股;22016年,除了以230億港元的高價出手上海世紀匯廣場項目,李嘉誠甚至將優質資產香港中環中心75%的權益以357億港元售予中資機構;2017年11月1日晚間,李嘉誠旗下長實集團發佈公告稱,以402億港元出售位於中環中心的股份,創下了香港商廈物業交易的最高成交紀錄。

  近日,有消息稱,長實集團有計劃出售上海Upper West Shanghai“高尚領域”項目權益。據悉,就此次出售該項目總估值約200億元人民幣。長實企業事務總監班唐慧慈表示:“公司經常收到不同的出價建議,但有建議不代表公司接受及會出售項目。”

  與拋售資產形成鮮明反差的是,近四年長實集團未在內地拿一宗地。

  長實集團在香港土地市場也沉默了將近兩年之後纔有了新動作。2018年8月,香港島南區黃竹坑地鐵站第三期項目由長江實業集團旗下附屬公司建鋒投資有限公司競得,這是長實集團自2016年9月奪得沙田九肚地塊後,時隔兩年再次獲得香港宅地,同時也是2011年9月以來首個超過百億的香港地產項目。

  從財報中也可以裏看出,長實集團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房地產銷售收入爲347.67億港元,較2017年的428.51億港元下降19%。在區域分佈上,內地仍佔最大份額,佔總銷售收入的64%,但較2017年下降了33%。此外,香港的房產銷售收入同比也下降了11%,海外房地產銷售同比增長124%。

  海外投資遍及52國

  此外,截至2018年底,長實集團可開發土儲中,內地和香港土儲同比分別下降33%、44%。

  但內地房地產仍然在長實集團中佔重要地位。在長實2018全年銷售物業收入347億元中,內地物業銷售收入221億元,佔比超六成。2018年報中預期2019年完成物業有12個,其中內地9個,分別位於北京、廣州、上海、重慶、成都、武漢、長沙、中山八個城市。

  在減少對內地房地產投資的同時,長實集團加快了內地零售業的佈局;積極推動了“走出去”的戰略,投資了世界52個國家的許多企業。涉足飛機租賃、基建等業務,涉及收購的資金合計逾1400億港元。

  數據顯示,從2010年4月開始,李嘉誠就開始抄底歐洲,加倉能源、基建,尤其是英國,投資遍佈電力、天然氣、交通和零售等領域,並側重於基建。英國已經成爲其商業帝國的最大利潤來源。據悉,李嘉誠在英國的總資產高達近4000億港元,他在英國的投資,被形容爲“買下了整個英國”。

  同時,李嘉誠在愛爾蘭、澳洲佈局能源業務。2017年1月,長實地產、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宣佈合組財團,以約424.5億港元的價格收購澳洲能源公司DUET集團。在奧地利、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均有電信業務的投資收購;在荷蘭,則有連鎖店業務。

  不過,長實集團的海外擴張並非一帆風順,2018年,曾試圖聯合長和系其他企業一同收購澳洲燃氣輸送管道營運商APA Group的長實集團在該年11月宣佈收購終止。也是長實集團近年來收購被終止的首個項目。

  財經評論員嚴躍進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對於海外擴張來說,收併購具有較爲積極的導向作用,通過收併購利好分散投資,也抵禦了相關業務行情波動所帶來的影響。

  開發週期達20年“變相囤地”獲利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李嘉誠在內地近三十個項目中,僅三分之一完工,開發速度可以用“龜速”來形容,少則三五年,多則20年有餘,這種“慢開發”模式卻成爲李氏變相囤地後高價出售獲利的法寶。

  例如,1993年,長實集團拿下北京的譽天下別墅,過了25年到了2018年才全部開發完。當年一平方米的房價才2千元,如今這裏的房價已經漲到了4萬元;2008年花了20億買下的重慶南岸一塊70萬平方米的土地。現在十年過去了,重慶的地價已經漲了十倍。去年開始在兜售這塊土地,目前這塊土地的市價已經高達200億元。

  2006年,長實集團拿下上海市重點建設的第四個城市副中心——“真如城市副中心”第一幅核心地塊。拿地3年後,項目才正式開工。長實集團宣稱,集團在該地塊上的項目預計2018年完工。也就是說,從拿地到建成,長實需用12年時間才能完工。這塊地被長江實業以22億元底價將其收入囊中,摺合樓板價僅3055元/平方米。10年之間,地價上漲近6倍。以目前的市場價計算,長實集團已淨賺超過100億元的土地溢價。

  對此,監管部門也表明應嚴明法紀,嚴厲打擊囤地、捂地行爲。此前李嘉誠在東莞的一個項目就曾經因爲囤地而被罰款了8千萬。

  對於囤地行爲,長實集團曾公開回應媒體稱:“長實國內的地產項目工程和發展,一直根據法規及所有政府程序進行,對於有評論喻之爲緩慢,實有所誤解;而出售項目亦屬地產商正常商業行爲。”

  資產出售,扮靚了業績。財報顯示,2018年,長實集團收入同比微增1.1%至644.8億港元,股東應占利潤同比增長33.2%至401.2億港元。本年度已確認物業銷售收入爲港幣347.67億元。

  最近9個月時間裏,李嘉誠還幾十次增持長實集團,增持金額多達40多億港元。李嘉誠的增持,業內人士認爲應該還是源自長實集團良好的業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