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現在的高科技代步工具,忽然想起,明代畫家吳彬繪的《十六羅漢圖》卷中,早就有羅漢玩起了“平衡車”!不信往下看,有圖有真相!

明朝古畫中的羅漢早就玩起了“平衡車”?有圖有真相!

這幅畫卷現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畫家吳彬是福建莆田人,明代萬曆年間以能畫授中書舍人。他善繪佛像人物,筆法純熟,線條洗練,但別出心裁,這幅羅漢圖就是他的作品。卷首爲明代書畫家米萬鍾題引首:應真變現(變現二字好醒目)。

明朝古畫中的羅漢早就玩起了“平衡車”?有圖有真相!

先解釋一下什麼是羅漢,所謂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乃根據梵文Arhat的音譯而來,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這一果位的名號有殺賊、應供、無生三意,也就是說羅漢都身心六根清淨,無明煩惱已斷,是謂殺賊;已了脫生死,證入涅盤,不再入輪迴,是謂無生;堪受諸天人尊敬供養,是謂應供。他們於壽命未盡前,仍住世間,梵行少欲,戒德清淨,隨緣教化度衆。

明朝古畫中的羅漢早就玩起了“平衡車”?有圖有真相!

我們常說的十八羅漢是十八位羅漢的總稱,由十六羅漢演變而來。十六羅漢來自唐代玄奘大師所譯《法住記》,都是佛陀的親傳弟子,又稱“聲聞”,即親自聽到過佛的言教聲音覺悟而得果位者。他們受佛陀的付囑,在佛陀涅槃後,常住世間,顯揚佛法,護持三寶,渡化衆生。這十六位分別是:1、賓度羅跋囉惰闍;2,迦諾迦伐蹉;3、迦諾迦跋釐墮闍;4、蘇頻陀;5、諾詎羅;6、跋陀羅;7、迦哩迦;8、伐闍羅弗多羅;9、戍博迦、10、半托迦;11、羅睺羅;12、那伽犀那;13、因揭陀;14、伐那婆斯;15、阿氏多;16、注荼半托迦。

明朝古畫中的羅漢早就玩起了“平衡車”?有圖有真相!

雖然十六羅漢都是印度人,但是,羅漢的信仰在中國大行其道,受到中國佛教徒的廣泛崇敬,他們的形象也是中國佛教繪畫、雕塑藝術中的一大創作題材。

明朝古畫中的羅漢早就玩起了“平衡車”?有圖有真相!

看到這位紅衣羅漢沒有?他腳下蹬着水上“平衡車”,正快速駛向前方,看樣子這車動力強勁。

明朝古畫中的羅漢早就玩起了“平衡車”?有圖有真相!

圖有點小?看不清楚?沒關係,放兩張大圖!

明朝古畫中的羅漢早就玩起了“平衡車”?有圖有真相!

這位黃衣侍者也蹬着一輛緊隨其後。其實仔細瞧一下,兩者的“平衡車”在款式上,還稍有不同。紅衣羅漢的爲雙輪,輪子較大;黃衣侍者的爲單輪,輪子較小,這可能是導致兩者在速度上拉開距離的原因之一。

明朝古畫中的羅漢早就玩起了“平衡車”?有圖有真相!

這幅畫頗受清帝的喜愛,尤其是乾隆,他在上面蓋了好多印,什麼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鑑璽、古稀天子、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徵耄念之寶、乾隆御覽之寶、乾清宮鑑藏寶、太上皇帝之寶,此外還有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等等。

明朝古畫中的羅漢早就玩起了“平衡車”?有圖有真相!

卷末爲湯賓尹所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睡庵湯賓尹盥手書。

最後,不得不感嘆,古人好厲害!


參考文獻:

  1. 《佛教大辭典》
  2. 《心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