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投用3年來國際物流新變化

今年5月25日15時56分,在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站臺,大型機械正在進行吊裝貨物集裝箱作業。 (記者陳巖攝)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王豔紅)5月26日,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以下簡稱集結中心)建成投用滿三年,累計開行中歐班列2200列。

三年前的5月26日,隨着第一趟中歐班列從這裏駛出,滾滾車輪開啓了貫穿新疆與中亞及歐洲的貨物運輸快速新通道。

中歐班列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沿線國家道路聯通、貿易暢通的落地成果之一。三年來,由集結中心駛出的中歐班列呈爆發式增長,形成了多點始發、多地運行、多點到達的運輸新格局,成爲新疆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向西開放的新名片。

從起步到織密,再到建成雙向物流大通道,集結中心的集聚效應日益顯現,東聯西出的能力不斷增強,成爲引領新疆向西開放的重要物流交通樞紐,凸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優勢。

感受中歐班列的“新疆速度”

從集結中心出發,向西行駛的中歐班列,48小時可抵達哈薩克斯坦,72小時抵達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其他中亞國家,8天抵達俄羅斯,16天抵達荷蘭、19天抵達意大利。

這是中歐班列的“新疆速度”。

新疆華鐵新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桂華,既是集結中心開行中歐班列快速發展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

“三年來,我們公司跟着中歐班列一起成長,隨着運輸通道更加高效暢通,公司業務不斷擴大。”吳桂華說,在中歐班列開行之初,公司代理發運的貨物集中在服裝、紡織品、百貨、建材,主要目的地是周邊國家。隨着中歐班列開行線路增加,公司業務市場不斷擴大,發運貨物品類增加,外運目的地擴展到中亞和歐洲的13個國家。

固定的常態化開行,運力增加,運輸時間縮短,物流組織效率和全程物流服務大幅提升,中歐班列爲越來越多的企業開闢國際市場提供了運輸上的可靠保障。

中糧屯河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番茄事業部負責人王豔麗說,有了中歐班列的運輸支撐,公司生產的番茄醬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逐漸提升。

新疆新鐵國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南軍介紹,三年來,集結中心中歐班列開行規模由最初的每週1列,發展到目前每日3列,形成了密集化、常態化的開行模式。

“通過擴大開行規模,吸引了來自國內和世界各地的貨物在這裏彙集。”南軍說,在拓展疆內市場的基礎上,吸引內地進出口貨物在集結中心集結,目前已與疆內外100餘家進出口企業達成合作,貨源組織輻射廣州、浙江、四川、山東、北京、上海、重慶等十餘個省市。

南軍說,目前,內地貨物佔總體貨運量的50%左右,集結中心立足新疆、服務全國的關鍵節點作用日益凸顯。

從“高數量”邁向“高質量”

2016年,集結中心全年開行班列135列;2017年開行710列;2018年開行1002列;至5月26日,2019年已開行353列。

三年間,集結中心開行的中歐班列呈“高數量”爆發式增長。

南軍介紹,如今,由集結中心始發的班列線路達到21條,通達中亞和歐洲19個國家的26個城市。貨物品類也由最初的日用百貨、服裝產品拓展至機械設備、水暖建材、電子配件、石油化工等200多個品類,運輸附加值明顯增加,中歐班列開始朝着“高質量”發展邁進。

記者瞭解到,新疆鐵路部門通過整合運輸資源,明確場站組織、口岸通關、在途運行等各個環節的作業時間標準,讓中歐班列快速通關,大幅提升了中歐班列的開行效率和質量。

南軍說,今年,還形成了“以烏魯木齊爲中心,疆內主要城市爲節點”的多點開行班列的經營格局,繼續擴大班列開行力度。同時通過與境外公司合作開展跨境物流,提供倉儲、分撥、轉運、通關、貨代等物流增值服務,進而打造全程國際物流鏈。

此外,進一步開發“重去重回”物流產品,通過與周邊國家(中亞五國)鐵路物流企業形成戰略合作,充分利用境外口岸、物流基地完成回程貨物物流組織,提升中歐班列開行質量。

“鋼鐵駝隊”加速“買全球、賣全球”

行駛在歐亞大陸的中歐班列,猶如一支“鋼鐵駝隊”,在加速新疆及國內企業走出去,實現貨物“賣全球”的同時,也爲中國帶來了國外的商品,讓人們在家門口實現“買全球”。

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烏魯木齊機務段中歐班列司機謝恆見證了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也感受到了烏魯木齊國際吸引力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

謝恆說,如今在烏魯木齊的很多超市,都能買到國外的巧克力、橄欖油、奶酪、紅酒等商品,“烏魯木齊越來越有國際範”。

“我們要繼續在‘進’上面做文章,把亞歐市場的木材、紅酒等更多的物品運回來,增加班列返程重載率。”南軍說。

從“東聯西出”到“西聯東出”,以烏魯木齊爲起點的全程物流通道,推動新疆從單純通道型運輸向“通道樞紐”的轉變,往返穿梭的中歐班列不僅加速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互利共贏,也帶動新疆成爲國際物流集散地。

據統計,集結中心的蓬勃發展,吸引了40多家來自湖北、山東、河南、浙江等地區的食品加工、棉紡織品、機械製造、傢俱生產等商貿物流、跨境電商企業入駐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

集貨、建園、聚產業,南軍說,集結中心將依託國際物流大通道優勢,以構築“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交通樞紐中心建設爲重點,不斷擴大中歐班列國際物流品牌影響力,推進新疆由“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升級。

今年,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擴建工程二期將完工,屆時,集結中心場站能力、作業效率以及服務質量均將大幅提升,集結中心將成爲我國面向國內國際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

透視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投用3年來國際物流新變化

記者手記

我們都是中歐班列的受益者

連日來,記者蹲點採訪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深刻感受到,我們都是中歐班列的受益者,更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受益者。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讓新疆成爲向西開放的前沿。

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2016年5月26日,一個“立足新疆、輻射全國、聯通歐亞”的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應運而生。新疆開行的中歐班列開始馳騁於廣袤的歐亞大陸,機械化工產品、特色番茄醬、電子配件、水暖建材等越來越多的地產貨物,搭乘中歐班列走出了國門。

滾滾車輪也帶來無限商機。短短三年間,中歐班列這支“鋼鐵駝隊”開行量一路增長,成爲貫通歐亞大陸的國際貿易大動脈。隨着中歐班列“一帶一路”朋友圈不斷擴大,在促進中亞、歐洲之間經貿往來的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沿線各國人民的消費生活。

當前,“一帶一路”建設正在從謀篇佈局的“大寫意”階段轉向精耕細作的“工筆畫”階段,中歐班列也將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勾勒出欣欣向榮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新畫卷。(記者王豔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