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聊齋圖說》同樣具有這樣的藝術魅力,如畫面中的嬰寧(《嬰寧》),無論是爬在樹上,還是騎在馬上,都巧笑嫣然,比蒲松齡文字下的嬰寧更爲形象、具體和生動。而《聊齋圖說》同樣把這些精彩內容表現了出來,其中活靈活現的畫面,爲讀者復活了原着中的精彩文字,讓人看到插圖作者的神奇想象。

  1、六十壽辰,慈禧唯一看中的賀禮

  別以爲老佛爺只會整天板着臉跟大臣說軍機大事,下了朝,她跟我們一樣,也需要消遣。看小人書,就是她的消遣方式之一。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聊齋圖說》,就是清代紅頂商人徐潤送給老佛爺的一套小人書。這是根據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繪製而成的。

  1894年,慈禧六十壽辰,她在頤和園舉行慶典,接受朝廷百官的朝賀。面對百官進獻的古玩珍寶,慈禧不再覺得新鮮,唯有禮單中的一套《聊齋圖說》連環畫,讓她覺得非常有趣,於是叫人拿來過目。看到裝裱精美、圖文並茂的《聊齋圖說》,她非常喜愛。

  據專家考證,《聊齋圖說》是清代商人徐潤組織當時的知名畫家繪製而成。徐潤,是晚清着名的紅頂商人,原名徐以璋,廣東香山縣(今珠海市)人。咸豐年間,他隨叔父到上海做生意。

  19世紀60年代,徐潤以開設茶莊起家,後創辦水險公司,並涉足出版業,於1881年與弟弟徐宏甫一起在上海創辦同文書局,奉朝廷之命,印刷“內廷傳辦”的百部《圖書集成》,其中包括《康熙字典》、《子史精華》、《佩文齋書畫譜》、《易筋經》等。

  慈禧六十大壽這年,他聽說慈禧喜歡讀《聊齋志異》,就把當時的繪畫名家召集到一起,繪製了這套《聊齋圖說》。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聊齋圖說》被俄軍掠走。直到1957年,當時的文化部長鄭振鐸訪問蘇聯時,蘇聯政府才答應把《聊齋圖說》歸還給中國。

  《聊齋圖說》原48冊,今存世46冊。畫冊爲摺疊本,封面和封底均以織錦裝裱,非常精美。全書共繪有420個聊齋故事。每篇故事的繪圖,少則1頁,多則5頁。多爲一頁繪圖配一頁文字。

  文字爲題詩和故事,如《宦娘》的題詩爲:“偶因避雨遇多情,願結婚姻竟未能;夜靜更闌彈一曲,良緣暗裏代經營。”題詩後緊接着講述一名溫姓書生因爲避雨偶遇宦孃的故事。文字旁邊,是色彩華麗的畫面。

  如此,每頁一題詩、一故事、一繪畫,圖文並茂,形象生動,每個聊齋故事的內容都一目瞭然。

  2、《聊齋圖說》的藝術水準很高

  在衆多畫作中,國家博物館館藏的《聊齋圖說》圖冊筆法細膩、色彩華麗、描寫生動,藝術水準很高。

  在《聊齋志異》中,蒲松齡特別注意人物性格的描述。《聊齋圖說》同樣具有這樣的藝術魅力,如畫面中的嬰寧(《嬰寧》),無論是爬在樹上,還是騎在馬上,都巧笑嫣然,比蒲松齡文字下的嬰寧更爲形象、具體和生動。

  《聊齋圖說》還豐富和發展了原着《聊齋志異》的內容。比如《阿繡》中雜貨鋪一節,原着僅寫道:劉子固到舅舅家,看見雜貨鋪中一名女子非常漂亮,暗暗喜歡上她,於是到雜貨鋪中假託買扇子,與該女孩搭訕。至於雜貨店中的具體陳設,文中隻字未提。

  而《聊齋圖說》卻可以看到阿繡經營的雜貨鋪。繪圖中如此形象的店鋪門面和細節,全憑創作者對生活的細緻觀察,才能一一繪製出來。

  在畫面構圖上,《聊齋圖說》也非常講究。如《畫皮》的繪畫,畫面正中牀上,鋪着一張美女人皮,一個全身綠色的獰厲之鬼,正執筆在人皮上繪畫,非常富有戲劇性。細看書齋內的陳設,都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家居擺設,條案方几,繡墩坐榻,書函畫軸,水石盆景,其式樣質地一絲不苟。

  俠骨柔腸的紅玉,天真善良的嬰寧,溫柔多情的狐女……這些在原着中令人喜愛、代表着真善美的傳奇女子,在《聊齋圖說》中都可以一一見到。在《聊齋圖說》中,還能看到像《江城》裏追打丈夫的悍婦江城,《馬介甫》中虐待公婆的惡媳尹氏。

  清代學者紀昀曾說《聊齋志異》“一書而兼二體”,書中既有人物傳奇,又有奇聞趣事。而《聊齋圖說》同樣把這些精彩內容表現了出來,其中活靈活現的畫面,爲讀者復活了原着中的精彩文字,讓人看到插圖作者的神奇想象。

  趣聞解密點評:當年的小人書,如今又殺了個回馬槍。大家是不是也開始去古舊書店蒐集一下呢,說不定能買到古代的《聊齋圖說》、 《聊齋志異》、《畫皮》等小人書,然後作爲自己的新寵,留着,說不定以後更能賣一個好價錢呢。小編想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