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麼大,只有廣西人民在放假。——廣西人民獲得連續五天小長假歡慶傳統節日“廣西三月三”讓大家非常羨慕,而動物界的廣“犀”三月三同樣讓人羨慕——瀕危物種犀牛在長隆已形成30多隻的大種羣,而在廣州長隆誕生的首隻白犀牛近日已經升級爲爸爸,長隆珍“犀”大家族再添“大壯丁”,國內首次突破性地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據悉,白犀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去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標誌着該物種正式進入滅絕倒計時,而其“南方親戚”南方白犀牛同樣珍稀,長隆犀牛大種羣繁育的重大突破,對於搶救這一珍稀物種將有重大科研價值。

全球“犀”缺:北方白犀牛雄性已滅絕,僅剩一對母女

據悉,全世界現僅存有犀牛科的4屬5種,因犀牛角的裝飾和藥用價值而被大量捕捉,犀牛均被列入瀕危物種。白犀是僅次於大象的第二大陸生脊椎動物,體重可達3.5噸重,根據分佈在非洲南、北不同區域而分爲北方白犀和南方白犀兩個亞種。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方白犀“蘇丹”已於去年去世,知名運動員姚明也發聲惋惜,呼籲大家保護白犀牛。這一亞種只剩下一對無法自然生育的母女,目前科學家正研究如何通過科技“人工授精”延續該物種珍稀基因。

白犀牛大種羣生存和繁衍保護成爲全球關注的難題,爲避免北方白犀牛的滅種悲劇重現,長隆早在1997年開始從南非引入犀牛飼養管理,至今繁育擁有南方白犀牛24只,黑犀牛13只,其中共繁育成功黑犀牛8只和4只南方白犀牛,而作爲國內首例南方白犀牛繁育“子二代”,在珍稀物種繁育和異地保護上有着突破性意義,爲世界瀕危物種的基因保存貢獻了重要的力量。

據長隆動物專家陳思明介紹,特殊身體結構及低生育率使白犀種羣數量上升陷入困境。白犀牛壽命爲35-45年,懷孕期長達540天,每胎僅產1仔,哺乳期大約爲一年,所以至少3年纔可能生產一次,加上白犀牛本身發情期不固定、時間短,真正交配時間只有一天;此外,因體型龐大、四肢較短,也導致其交配困難。長隆在飼養早期,觀察到雄性白犀牛因肥胖爬跨費力而無法成功交配,動物專家團隊及時採取擴大犀牛活動範圍、夜間放展、控制採食量等措施,並通過丰容引導增加其運動量,降低雄性白犀牛體重,大大有助其成功爬跨交配。同時還對懷孕母犀在預產期前半年即進行單獨照顧,防止其行動不便被其他犀牛騷擾誤傷。

長隆珍“犀”:南方白犀牛“小王子”喜添“大壯丁”

2009年3月3日,長隆成功繁育第一隻南方白犀牛“小王子”。而轉眼間,“小王子”已升級爲爸爸啦!據長隆動物專家陳思明介紹,“小王子”的兒子“大壯”在2018年6月19日出生,是在長隆出生的首隻南方白犀牛“子二代”,也是我國首例。母犀“南鳳”是2015年1月從南非引進的,是一位“母愛爆棚”的新手媽媽,因第一胎缺乏經驗,產子過程及帶崽都很緊張。一開始初生幼崽站立找奶喫時,每次剛找到奶頭準備吸,她就馬上跑開,幼崽面臨喫不上奶的困境。不過觀察到“南鳳”出於天性還是會舔仔,長隆動物專家們沒有立即介入,而是將產房周邊隔離,禁止人員、動物靠近,通過監控實時遠距離觀察情況,所幸媽媽在安靜環境逐漸放鬆,在產仔6小時後,幼崽終於成功喫上奶。

“南鳳”護崽緊張程度可謂“草木皆兵”,“大壯”半歲前她都寸步不離的跟着,剛開始時甚至不讓飼養員碰,隨時做好衝過來想用犀牛角頂人的戒備,就算給小仔稱重她也要一起擠進地磅,讓人哭笑不得。後來飼養員一邊給其餵食一邊嘗試接觸小仔才慢慢的讓她放鬆警惕,現在隨着“大壯”長大,媽媽已經不會盯得那麼緊了,只要小仔在視野內就放心。“大壯”也從剛出生48kg長到了445kg,9個月實現800斤的驚人漲重,是名副其實的大壯。“大壯”4個月大已經長出了短短的雙犀角,天生少年老成的“皺褶”外皮,體肥笨拙,加上短短的小粗腿,分外萌。“大壯”性格活潑好動又鬼馬,仗着媽媽撐腰膽子很大,在展區有時竟敢和自己叔叔(名叫“小帥哥”)頂牛,不過另一方面“大壯”跟飼養員親近撒嬌本領一流,喜歡讓飼養員給自己撓癢。白犀牛是唯一的食草的犀牛物種,3個月左右可以嘗試學喫草。目前“大壯”跟媽媽學習採食,滾泥浴,磨癢及如何跟其他犀牛相處等生活技能。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自駕區設置了兩大犀牛展區,設有泥池,樹樁,懸木丰容展區等,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既讓這些龐然大物每天在這裏盡情玩耍,又確保了“牛脾氣”的它們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不至於經常打鬥受傷。

另據透露,目前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通過檢查孕酮又確認有兩隻白犀牛懷孕,估計將於2019年11月、2020年上半年出生,長隆珍“犀”大種羣將進一步壯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