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是無望之人最後的尊嚴”

日本人的自殺之路

日本人的自殺之路

日本人的自殺之路

摘自紀錄片:《自殺:日本的隱性生活》

和詩人臥軌自殺比起來,電影裏日本人自殺的緣由多半是經濟危機引起的失業【注: 20世紀90年代發生在日本的經濟危機是日本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這次經濟危機造成日本嚴重的經濟衰退,5000億的銀行壞賬,數不勝數的企業倒閉,日本人對未來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失業率和自殺率屢創新高

這樣看來,日本人自殺的一個大的原因是工作、經濟問題。在日本的上班族中,有這樣一種人。他們任勞任怨、沒有或不容許主見,對上司唯命是從,拼命工作從不喊累。他們被稱爲 " 社畜 "。

" 社畜 " 來源於日語中的 " 會社 " 和 " 牲畜 "。不管你是公司職員還是公務員,即便身居高位也不代表絕對的安全,不管坐到了多高的位置,只要上面還有人,作爲集體中的一分子,都很難逃避 " 社畜 " 的命運。

日本人的自殺之路

日本人的自殺之路

財務省近畿財務局男職員家中自殺

日本厚生勞動省 3 月 16 日公佈了 2017 年全國自殺人數的確定值,去年日本全國共有 2 萬 1321 人自殺,較上年減少 576 人,連續 8 年下降。

日本人的自殺之路

2017 年日本男性自殺者 1 萬 4826 人,女性 6495 人,女性自殺人數是自 1978 年統計開始以來的新低。此外,男性自殺人數約是女性的約 2.3 倍。

即便數字減少,但日本平均每天依然有將近 60 人用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且絕大部分是男性。

日本人的自殺之路

按年齡段看,40~69 歲的自殺者佔到了總體的約一半,19 歲以下雖然只佔 2.7%,但人數卻出現了增加,是唯一一個自殺人數出現增加的年齡段。

而在自殺原因中,排在前三的依舊是健康問題(1 萬 778 人)、經濟生活問題(3464 人)、家庭問題(3179 人)。

除此之外,日本文化裏的“不抱怨”與經濟上的焦慮和不安全感疊加在一起的會加劇這種現象的發生。在日本,宣泄憤怒和挫折的途經有限。日本是規則導向型社會,年輕人被封閉在盒子般小的空間裏,無處宣泄情感。一旦受到老闆施加的壓力,就會抑鬱,有些人覺得死是唯一的解脫。

日本坦普爾大學心理學專家Wataru Nishida說,日本武士的“切腹”練習,或二戰時期日本空軍神風隊年輕飛行員裝滿炸彈作自殺性攻擊,展現了日本人更易自殺這種獨特文化成因。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說法相對合理。

從某種意義上說,那些自殺的人都有非死不可的理由。他們做出了自己認爲最好的選擇。施救隊對自殺者們說,請你們別任性自殺,不要給別人添麻煩。那麼,那些不得不自殺,又不得自殺的人,該怎麼活下去呢?

所謂的死亡氣息,沒有愛恨不願面對只是想消失在寂靜森林深處,也覺得死亡就像是深淵, 你望它久了,它也會回望向你。

日本人的自殺之路

“富士山下”其實不是美好的“愛情轉移”,而是一片森林——東京自殺聖地。


不管是逐漸成爲美國人自殺聖地的紐約,抑或少年自殺浪潮此起彼伏的印度,還是集體自殺日趨嚴重的日本,背後都有着複雜的原因。有很多避忌死亡,更不用說放開聲音去探討「自殺」這個話題。我不時在家裡談到生死觀,家人總是會說:「啋!吐口水講過。」其實,連一個發聲口都沒有,又談何解決自殺或者面對死亡等問題呢?再說,這個沉重的問題用不了像日本殘酷寫真家釣崎清隆那樣要零距離紀錄死體。其實,大家瞭解多一點,也許情況會好些。當然,這是我樂觀的看法吧。(引自:文/熊仔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