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5016208661.jpg

看過《盜墓筆記》的盆友,應該都被三叔所描繪的千棺洞震驚了吧,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現實中就有這樣一處地方,跟小說中的場景十分相像。

1525016209307.jpg

洞葬是苗族比較古老的一種入葬方式,在距離貴州省貴陽市40餘公里的龍里縣擺省鄉果裏村,藏匿着一個有着上百年曆史的“棺材洞”。據瞭解,這個洞廳高20餘米,寬50餘米,長達2公里。洞內有序擺放着400多具該村吳、唐、張等五姓苗族家族列祖列宗的棺材。

1525016210177.jpg

棺木一律頭向北面入口,固定在兩個或三個“井”字架上。六根柱子三個“井”字架支撐的棺材爲男性,四根柱子兩個“井”架支撐的棺材爲女性。

1525016210870.jpg

棺木有平板平頭和鼓型雄頭之分,其大小因亡者的體型而定。從棺木間穿行進去,不時見到朽壞的棺木和還未風化的屍骨,地上還有一些破碎的瓦罐之類的容器,從外表來看這裏有曾經被盜墓的痕跡。

1525016211664.jpg

當地村民介紹,古時候,這個巨大的洞廳也是苗族先輩們抵禦外界入侵的軍事設施,內部還設有會客廳和寢宮。

1525016212329.jpg

洞葬的棺材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最晚則是在清末時期。在那個年頭,能把棺材搬進洞內安葬的都有錢有勢的大戶人家,家庭拮据的通常是土葬在自己房屋的後山。傳說,把死者棺木堆積在洞穴裏,一是爲了避免水淹之苦,二是洞穴中棺木被堆積着慢慢腐爛,就能讓靈魂進入極樂世界。

1525016212948.jpg

目前,這個洞穴還未被旅遊開發。不過,當地一些年輕男女每逢週末,都會成羣結隊來這裏遊玩,他們會在裏面追逐嬉笑,甚至會拿出手機拍攝內部風景,雖說建國以後不許成精,但是亡靈還是需要被敬畏的,你們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