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普勒發射升空至今,喜訊不斷襲來。截止到目前人類在太陽系以外發現了不少於4000顆的類地行星。但這並不令科學家感到滿意。因爲類地行星並不見得是可宜居行星。因此在NASA的機構中專門有一個甄別具備宜居條件的部門。最近該部門在對以前發現的類地行星進行甄別後,公佈了一批有希望成爲移民對象的備選行星。詳情如何,下邊我們一起看看。

blob.png

NASA的這個機構藉助了谷歌的AI軟件,當把甄別條件輸入軟件後,甄別程序將會詳細讀取和對比開普勒的類地行星數據庫,從而從這些龐大的行星中甄別出宜居性比較高的類地行星。而輸入的甄別條件包括主序星類太陽參數、恆星與行星間的距離、恆星穩定性、行星大氣成分、水的形態等等等等。在嚴格的甄別下,NASA最近發現了一顆和地球相似度高達93%的類地行星。

blob.png

根據AI軟件列出的該顆行星的參數,科學家得知,該類地行星大小是地球1.43倍,有較爲稠密的大氣層,存在流動的液態水,溫度在10℃~50℃之間,處於宜居帶內,繞主序星一週爲385個地球日。由於其與主序星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傾斜角度,所以,該顆行星也具有四季變化。尤其令科學家們感到鼓舞的,還是其主序星是一顆類太陽恆星。由於該行星與地球的相似處太多,科學家們開玩笑地稱這顆行星爲“盜版地球”。

blob.png當然這顆行星距離地球大約1402光年,移民是不可能的了。但是科學家稱,發現這顆“盜版地球”的意義在於,它的環境系統很可能支持生命的形成和誕生。這位下一步尋找系外生命乃至外星文明提供了備選項。科學家們相信,在這些宜居的行星上,可能存在一些和我們的文明比較接近的文明,他們或者已經毀滅或者比我們還要低級,着或許是我們無法相互聯繫的原因所在。但總有一天人類將會有辦法獲取這些星球更爲詳盡的信息,已確定它們是否孕育出文明。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