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特雷莎·梅辭職後,脫歐僵局將被打破?

參考消息網5月27日報道 面對壓力,特雷莎·梅還是沒能挺住,宣佈了自己辭職的計劃。在她卸任後,脫歐接力棒誰接手、脫歐僵局能否被打破成爲新的看點。

英國廣播公司5月24日報道稱,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宣佈,自己將於2019年6月7日辭去保守黨黨魁職務,爲選出新首相鋪平道路。此前,她被告知,議會不可能通過她達成的脫歐協議。保守黨發佈聲明稱,在6月10日開始的一週,保守黨將開始選舉新黨魁。

香港《明報》5月27日報道稱,英國首相爭奪戰展開,截至26日已有最少8人宣佈參選保守黨黨魁,其中揚言“即使沒有協議也要脫歐”的大熱人選、前外相鮑里斯·約翰遜成衆矢之的。英國《衛報》引述消息,稱保守黨內溫和派致力阻止約翰遜上臺,以免無協議脫歐成真,惟不少人亦相信約翰遜是大選中領軍出戰工黨的最佳人選,或左右黨魁選舉結果。其他熱門人選還包括現任外相傑里米·亨特,前任教育部長邁克爾·戈夫。

在多數人眼裏,英國政府新領導人的人選似乎有了一定的眉目。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研究員曲兵表示,如今保守黨內部對於首相職位表示興趣的人數衆多,前任外相鮑里斯和現任外相亨特便是其中的兩個熱門人選。鮑里斯一直以來都是接任梅的最有力候選人,他在英國民衆中歡迎度較高,但是保守黨內部議員們對他的評價則呈現兩極分化。因此,這將對他需要贏下保守黨內部投票才能成功勝任帶來了一定的阻礙。

據瞭解,屆時保守黨國會議員首先舉行投票,淘汰至最終兩名候選人後,纔開放全國約10萬名黨員投票選出新黨魁。

曲兵預測,無論是誰當選,如今看來新任首相很可能是一位硬脫歐派人士,或者是一位持有硬脫歐主張的中間派人士。

英媒有觀點表示,新任首相之爭所產生的新領導人可能會推動一份更爲果斷的英國脫歐協議。然而,這能夠打破脫歐現有的僵持局面嗎?

曲兵表示,由於英國議會整體格局沒有變化,所以新任首相面臨的困難將不會比特雷莎·梅時期遇到的少。歐盟強硬的不妥協態度先不說,梅的接任者最大的難題是要攻克英國政府內部的分化問題——他需要在短時間內與反對黨達成共識,通過一個大家都認同的脫歐協議,推進被延遲的脫歐進程。雖然新任首相可以吸取此前梅犯下的一些錯誤,但是在他面前的挑戰依然艱鉅。(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