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動力》(The Drive)網指出,由龍德公司承造的新一代沱江級艦24日開工,將打造3艘,預定2025年前完成交付海軍。不過,由於蔡英文24日主持開工典禮時,只提及打造首批3艘沱江級艦,而龍德當天展現的設計,也並未凸顯防空性能,因此目前並不清楚,是否仍會按原計畫進行。

沱江艦發射干擾絲,展現性能的資料照。(劉宗龍攝)

臺灣當局近日宣佈,已着手打造3艘隱形沱江級艦2.0,以及4艘快速佈雷艇。而這3艘新艦尾部似乎安裝了佈雷架,臺灣面對未來兩岸任何可能的危機,尤其是臺灣海峽狹窄的限制,海上佈雷很可能是對付解放軍極重要的手段。

《動力》(The Drive)網指出,由龍德公司承造的新一代沱江級艦24日開工,將打造3艘,預定2025年前完成交付海軍。而沱江級艦原型艦沱江艦(618)同樣由龍德造船廠打造,於2012年11月開工、2013年3月安放龍骨,已於2014年3月下水。

此外,新型快速佈雷艇24日也在龍德造船廠同步開工,這款艦艇採「合字號」通用登陸艇爲設計參考,並未搭載戰鬥系統,只搭載T-75 20機炮、T-74排用機槍,預計在110年前打造4艘。

新一代沱江級艦爲原型艦放大版。(海軍提供)

分析指出,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新一代沱江級艦會保留原型艦的核心雙體船身設計,還有隱形船艛建築。此外,它們也保留了反艦飛彈發射器、76公釐快炮,方陣快炮與T-74排用機槍。不過沱江級艦2.0艦艉的直升機停機坪,似乎由4個佈雷架所取代。

分析指出,臺灣海峽平均寬度只有180公里,平均水深約l00公尺。若能迅速佈雷,將能減損解放軍的作戰能力,延緩他們的攻勢,讓臺灣較容易加以反擊。另外,相對於成本而言,水雷通常能發揮超大的衝擊力,而要清除過程複雜而危險,需要投入龐大的時間與資源。

事實上,早在2018年5月時,臺灣省防長顏德發便宣佈,到2025年時,臺灣總共會有8艘沱江級艦,其中3艘專門用來防空,而另外5艘則會針對反水面作戰加以優化。

不過,由於蔡英文24日主持開工典禮時,只提及打造首批3艘沱江級艦,而龍德當天展現的設計,也並未凸顯防空性能,因此目前並不清楚,是否仍會按原計畫進行。

臺灣“海軍”在蔡英文出席“潛艇國造廠區動土典禮”時展出了“國造”潛艇模型

近20年來,解放軍全方位大增攻島戰力,而臺灣利用水雷,將有助於使對岸軍力集中在較有限的區域,儘可能發揮不對稱的軍事資源。

對於臺灣的沱江2.0和自建潛艇大家怎麼看?

歡迎留言

熱文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