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同軍事》系列之一:

明洪武朝時期的大同都司與山西行都司

吳天有

《明代大同軍事》系列之一:明洪武朝時期的大同都司與山西行《明代大同軍事》系列之一:明洪武朝時期的大同都司與山西行

洪武二年(1369)正月二十五日,明徵虜副將軍常遇春率師從太原至大同,故元大同守將竹貞等棄城逃走。至此,大同歸入明朝版圖。

二月初四,常遇春從大同返回太原,留都督同知張興祖將宣武、振武、崑山三衛士卒守大同。張興祖成爲明朝大同第一任軍事長官。張興祖本姓汪,是蔡國公張德勝的養子,一直跟隨張德勝征伐。鄱陽湖大戰時,張德勝陷入敵陣,受重傷而死。當時,張德勝的兒子張宣年尚幼,朱元璋便令其養子張興祖繼承他的軍職,統帥張德勝大軍。洪武三年(1370)正月,張德勝子張宣承襲軍職,興祖改回原姓。

張興祖(後稱汪興祖)留任大同,只是軍事佔領後的暫時留任,命令由大將軍徐達下達。他所率領的三衛士卒也是佔領後的暫時駐守。洪武三年六月,張興祖升任晉王府武傅兼山西行都督府同知。

洪武三年正月,置蔚州衛和大同左、右二衛;八月,置朔州衛。衛是明朝軍隊建制中的基本單位,明朝軍隊編制實行衛所制,由朱元璋首創。最初,朱元璋率領的起義軍以翼爲軍事單位,如興國翼、永昌翼等,各翼設元帥府和統軍元帥。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三月,罷各翼統軍元帥府,置武德、龍驤、羽林等十七衛親軍指揮使司。每衛編制5600士卒,設指揮使。衛下置千戶所,統兵千人;千戶之下爲百戶,領兵百人;五十人爲總旗,十人爲小旗。此後,衛所制即成爲明朝軍隊的定製。最初設置的衛是親軍衛,以作戰爲主,後來,由於佔領的地區增加,便開始在地方設衛,用來駐守地方。相當於現代軍隊中的野戰軍和地方部隊。張興祖所將的宣武、振武、崑山三衛就是親軍衛,之後設置的大同左、右等衛便是地方衛。

《明代大同軍事》系列之一:明洪武朝時期的大同都司與山西行

洪武四年(1371)正月,置大同衛都指揮使司,以耿忠爲都指揮使。都指揮使司也稱都司或都衛,於洪武三年十二月開始設置,初設杭州、江西、燕山、青州、河南、西安、太原、武昌八都衛指揮使司,繼設建寧、大同二都衛指揮使司。此後,又陸續設定遼、廣東、成都、甘肅、廣西等地都衛指揮使司。都衛主要是地方行省掌管諸衛的軍事權力機構,受大都督府直接統屬。但除各省都衛之外,在邊防要地則單設都衛,大同都衛便屬於後者。大同都衛的設置,標誌着大同做爲明朝邊防軍事重鎮的開始。

《明代大同軍事》系列之一:明洪武朝時期的大同都司與山西行

洪武四年二月,耿忠奏 請以蔚、忻、崞三處民丁與軍士修浚大同城塹,得到明廷准許。洪武五年(1373)十二月,大同城築成⑼。其規模奠定了明、清大同城的基本規模。

到洪武八年,大同都衛統轄的衛有大同左衛、大同右衛、朔州衛、蔚州衛、東勝衛、官山衛等六衛。

洪武八年(1375)十月,明廷將在外各處都衛改爲都指揮使司,改大同都衛爲山西行都指揮使司(也稱山西行都司)。其他改設分別爲:燕山都衛爲北平都指揮使司,西安都衛爲陝西都指揮使司,西安行都衛爲陝西行都指揮使司,太原都衛爲山西都指揮使司,杭州都衛爲浙江都指揮使司,江西都衛爲江西都指揮使司,青州都衛爲山東都指揮使司,成都都衛爲四川都指揮使司,福州都衛爲福建都指揮使司,建寧都衛爲福建行都指揮使司,武昌都衛爲湖廣都指揮使司,廣東都衛爲廣東都指揮使司,廣西都衛爲廣西都指揮使司,定遼都衛爲遼東都指揮使司,河南都衛爲河南都指揮使司。全國共置都司十三個,行都司三個。行都司中,除山西行都司外,還有陝西行都司和福建行都司。在北疆緣邊都司中,主要有:遼東都指揮使司、北平都指揮使司、山西行都指揮使司與陝西行都指揮使司。這樣,山西行都司與遼東都司、北平都司、陝西行都司這四大都司,共同構成明朝北疆的重要防線。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受胡惟庸案影響,改大都督府爲前、後、左、中、右五軍都督府,山西行都司並所轄衛所改由後軍都督府統屬。

洪武朝,明廷對故元殘餘勢力進行了八次北伐。隨着對故元殘餘勢力的清剿,大同北部疆域不斷延伸和擴大。明廷一面將邊民(包括俘虜)向內地遷徙,一面增設衛所,駐軍屯守。其中,最大的一次人口遷徙是洪武六年(1374),這年十月,明廷將弘州(現陽原)、蔚州、武、朔、天城、白登、東勝、澧州、雲內等州縣的八千二百三十八戶,三萬九千三百四十九人遷徙到中立府(現安徽鳳陽)。經過此次大規模的遷徙和之後的零星遷徙,大同北部緣邊地帶形成了大範圍的無人區,雲內、宣寧、白登等州縣在《明實錄》之後的記載中消失。

洪武二十一年(1388)四月,捕魚兒海之戰給了故元殘餘勢力近乎毀滅性的打擊,北元小朝廷基本瓦解,故元殘餘勢力被趕到了大漠以北。到洪武二十五年,山西行都司的守禦範圍達到了最大。南部到達雁門關與山西都司接壤,西面到達黃河、東勝與陝西都司接壤,東面到達宣府與北平都司接壤,北面延伸到蒙古高原的豐州 、官山(今內蒙古卓資縣境內)等地。

爲了解決地廣人稀,轉輸困難,不便守衛的情況,洪武二十五年(1392)八月,朱元璋遣宋國公馮勝等於山西各縣抽調民丁往山西行都司置衛屯田。抽丁的方法是:民戶四丁(男丁)以上者,抽一丁爲軍。十二月底,抽丁結束,共從山西約五十多個縣中抽調計十六個衛約9萬餘民丁。

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山西行都司增設大同後衛、東勝左衛、東勝右衛、高山衛、鎮朔衛、定邊衛、玉林衛、雲川衛、鎮虜衛、宣德衛、陽和衛、天城衛、懷安衛、萬全左衛、萬全右衛、宣府左衛、宣府右衛等共十七衛,各衛皆築城。所抽9萬餘民丁被分別安置在這新設的十七衛屯守。

洪武二十八年(1395)正月,又先後遣發河南都司馬步官軍三萬四千餘人和山西都司屬衛馬步官軍二萬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築城屯田。

此外,代王朱桂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八月移駐大同,爲紓糧餉轉運之難,洪武二十八年(1395)九月,又增設大同中、左、右、前、後五屯衛,立衛屯種 。

到洪武朝結束,山西行都司至少領有24衛和廣昌守禦千戶所,疆域廣闊,衛所陣容強大,真正可以稱得上軍事重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