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8年水泥行業利潤或超1500億元 海螺水泥預計全年狂賺逾300億元)

1月10日晚間,海螺水泥披露了2018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將增加126.84億元至158.55億元,同比增加80%至100%;預計實現扣非後淨利潤同比增加140.78億元至168.93億元,同比增幅爲100%至120%。

據記者統計,除了海螺水泥,冀東水泥、萬年青和華新水泥發佈2018年業績預告,均預計最高淨利潤翻倍。

據中國水泥網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水泥行業利潤有望創造新巔峯。海螺水泥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9年水泥全行業的景氣度將繼續保持穩定。”

4家水泥公司

預計去年淨利翻倍

2017年,海螺水泥實現淨利潤158.55億元,實現扣非後淨利潤140.78億元。據此計算,2018年公司實現淨利潤約285.39億元至317.1億元,扣非後淨利潤約281.56億元至309.71億元。

海螺水泥表示,本次業績預增主要是受益於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積極影響,市場供求關係持續改善,公司產品銷價同比漲幅較大,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長所致。

2018年,水泥行業依然延續着高景氣度,至第四季度價格創出新高。其中,2018年12月份長三角地區每噸價格均站上500元至600元。因此,在業內人士看來,海螺水泥的業績實屬預期之內,且2018年全行業的業績將創出新高。

就在此前,包括冀東水泥、萬年青和華新水泥已經率先披露了2018年全年業績預告。

冀東水泥預計,2018年公司將實現淨利潤14.5億元至15.3億元,基本每股收益1.08元至1.1元。2017年,公司實現淨利潤1.1億元,2018年淨利潤增幅在1218%至1291%。

冀東水泥稱,業績變動原因一是金隅冀東戰略重組效應持續顯現,核心區域水泥市場秩序持續改善,公司水泥和熟料綜合銷量同比增加,水泥和熟料綜合售價同比漲幅較大,營業收入同比增幅較大,毛利率同比提升;二是公司間接控股股東金隅集團與公司出資組建合資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實施完成,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加;三是公司合營企業金隅冀東(唐山)混凝土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虧損,預計影響本年投資收益減少3.04億元,同比影響投資收益減少1.55億元。

萬年青預計,2018年公司盈利10.64億元至12.5億元,同比增長130%至170%,基本每股收益1.73元至2.04元,主要原因是報告期較上年同期水泥、商砼產品銷量上升、銷售價格上漲。

華新水泥預計,2018年公司實現淨利潤相比將增加28.94億元到33.09億元,同比增加139%到159%。由於2017年公司實現淨利潤20.78億元,據此,2018年公司淨利潤有望達到49.72億元到53.87億元。

水泥行業去年利潤

有望創造新巔峯

“概括而言,2018年水泥價格上漲的原因我認爲有三個。”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首先,2018年年初熟料、水泥價格的回調,爲2018年3月份以後水泥價格的回升騰出了空間;二是南方省份停窯時間,包括企業之間的協同合作都在繼續增加,導致供給繼續收縮;三是進口熟料雖有流入,全年超過了1000萬噸,而且主要在旺季階段,但衝擊有限,畢竟進口熟料的價格也在上行。”

根據中國水泥網研究院數據分析,2018年水泥全行業的利潤有望超過1500億元,成爲2011年之後的新巔峯。其中,水泥的噸毛利將超過100元,而2017年噸毛利爲75元,同比增長了33.33%。

供給側改革發揮效應明顯。數據還顯示,2011年至2013年水泥全行業的產能利用率處於70%以上,供給端企業數量超過了3800家,TOP10水泥企業的產能集中度僅有32%左右;但2018年以來,水泥全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回落至70%以下,企業數量減少至3000家以下,TOP10水泥產能集中度提高到45%左右。

不過就在2019年1月5日,長三角沿江地區熟料價格出現一次性大幅下調160元/噸,沿江出廠裝船價由520元/噸跌至360元/噸,但價格回落後比2018年初仍然高出了30元/噸。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這次價格回落符合預期,有利於春節後價格上行,騰出空間。華東企業對熟料的價格仍有極強的掌控力,海外渠道的控制外部衝擊會大大減少。”

在他看來,2019年水泥的需求雖然會略微萎縮,但仍有21億噸左右的支撐,價格和利潤將與2018年基本持平,全行業繼續享受超高利潤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