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發了一張阿根廷巨鷹的圖,引起了大家對史前巨鳥的熱議,本來想介紹史前巨型飛鳥,但是一個網友看到百度上說象鳥已經不是最大的鳥類,爲了再次確立象鳥“鳥中一哥”之地位,這次一期我們就介紹史上最大的鳥類:象鳥。

象鳥的發現

象鳥:史上第一巨鳥

早期發現的象鳥骨骼和其巨大的蛋,圖片來自網絡

17世紀末,當法國開始在馬達加斯加島建立港口後就一步步將這裏變成殖民地。隨着殖民的不斷深入,法國人開始對馬達加斯加島的自然和地質情況進行研究,他們在島上發現了一種大型鳥類的化石。1851年,法國動物學家伊西多爾·聖地萊爾·聖西萊爾(Isidore Geoffroy Saint-Hilaire)根據化石顯示的巨大身材命名了象鳥(Aepyornis),意思是其具有大象搬的體型。由於翻譯問題,象鳥有時也被稱爲“隆鳥”。

象鳥屬於鳥綱,古顎總目,隆鳥目,象鳥科,象鳥生存於今天的馬達加斯加島,是該島特有的物種。我們現在不確定象鳥出現的確切年代,不過它們應該出現於更新世,到17世紀,象鳥才全部滅絕。象鳥的血統有着悠久的歷史,其最早祖先甚至可以追溯到恐龍時代。由於馬達加斯加島很久之前就與非洲大陸分離,島上的動物很早便開始了獨立進化,偶爾會有路橋促成物種間的交流。

象鳥:史上第一巨鳥

屬於象鳥的巨大骨骼化石,圖片來往網絡

鳥中巨人

象鳥是一種非常巨大的陸行鳥類,其外形就好像是放大了的鴕鳥。象鳥的身高超過3米,體重盡500千克,這種體型在鳥類中是名列前茅的。

象鳥:史上第一巨鳥

象鳥的腦袋細長,一看就不是掠食性動物,圖片來自網絡

象鳥的腦袋較小,喙嘴尖長,腦顱膨大,上面長有一對眼睛。像其他大型鳥類一樣,象鳥的脖子細長彎曲,呈現出“S”形。象鳥的脖子靈活,將腦袋高高的舉在空中,幫助它們進食。象鳥的身體壯碩,甚至有點胖,它的前肢短的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但是後肢卻特別強壯。別看象鳥身大體重,但是它的奔跑速度一點兒都不慢。

根據傳說和近親鴕鳥的毛髮,研究人員認爲象鳥身上長有厚厚的暗色羽毛,其脖子上毛髮的顏色則比較淡。象鳥的羽毛作用主要是保溫,而非僞裝,畢竟它是沒有天敵的。

象鳥:史上第一巨鳥

博物館中的象鳥模型,其身形巨大,很上披着毛茸茸的羽毛,圖片來自網絡

巨蛋價錢高

象鳥不僅體型巨大,它所生的蛋的體積同樣大的驚人。象鳥一次只生一枚蛋,因此每一枚蛋都很珍貴。儘管象鳥已經滅絕,但是它的蛋卻保存了下來。到目前爲止,人們已經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了幾枚保存完整的象鳥蛋,其中一枚蛋保存在劍橋大學的歷史博物館中,另一枚蛋保存在倫敦大學動物學博物館中。最著名的象鳥是在1967年由路易斯·馬登發現的,這枚象鳥蛋長約30釐米,直徑21釐米,其體積相當於100多枚雞蛋,它是已知最大的鳥蛋。馬登發現的象鳥蛋最珍貴之處在於裏面有一隻未生小象鳥的胚胎骨架。

正是由於胚胎骨骼的存在,馬登的象鳥蛋具有極高的價值,在2013年4月倫敦舉辦拍賣會上,這枚象鳥蛋成爲耀眼的明顯,預計可以拍出高達30萬人民幣高價。

象鳥:史上第一巨鳥

象鳥:史上第一巨鳥

準備拍賣的象鳥蛋,與旁邊的雞蛋相比,象鳥蛋真是巨大無比,圖片來自網絡

象鳥家族

象鳥:史上第一巨鳥

象鳥生活場景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象鳥是新生代馬達加斯加島上最著名的原產動物,其實象鳥指代的並不僅僅是一種動物,這個名字在某種範圍內是對馬達加斯加島上巨型陸行鳥類的統稱,1853年,法國動物學家查爾斯·呂西安·波拿巴(Charles Lucien Bonaparte)在象鳥的基礎上建立了象鳥科(Aepyornithidae),目前該科內包括有象鳥和雌鳥(Mullerornis)兩個屬。

我們熟知的象鳥屬內有4個種,其中模式種爲馬氏象鳥(A. maximus),此外還有希氏象鳥(A. hildebrandti)、股薄肌象鳥(A. gracilis)和中象鳥(A. medius),有觀點認爲象鳥屬內只有模式種一個種;雌鳥屬內有3種:其中模式種爲黑嘴雌鳥(M. agilis),此外還有貝齊寮雌鳥(M. betsilei)和斑雌鳥(M. rudis)。在象鳥科中,象鳥的體型最大,雌鳥的體型要小一些。儘管雌鳥更小更靈活,但是它們卻早於象鳥滅絕,化石顯示最後的雌鳥生存到距今1000年前。

象鳥:史上第一巨鳥

博物館中的象鳥骨骼,周圍不同體型的化石都是象鳥家族的成員,圖片來往網絡

神話中的象鳥

象鳥曾經長期與人類共存,並且出現在歷史傳說和神話中,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在登上馬達加斯加島後也見到了這種巨大無比的鳥類,他在遊記中這樣描述象鳥:“展開翅膀有16米長,羽毛約8米長。”顯然,馬可波羅誇大了象鳥的體型,不過可以顯現出他看到這種動物時的震撼。

象鳥也出現在阿拉伯的神話中,它很可能就是捕象鳥的原型。神話傳說中將捕象鳥描述一種如有大鵬般巨鷹,當它張開翅膀是遮天蔽日,揮動翅膀時飛沙走石。捕象鳥的力量巨大無比,它甚至可以抓起大象飛到天空中去。儘管捕象鳥是不存在的,但是這種神話動物很可能是在象鳥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不僅僅是在馬可波羅的遊記和阿拉伯的神話中,在馬達加斯加島居民的宗教信仰中,象鳥也具有崇高的地位。

象鳥:史上第一巨鳥

博物館中的象鳥模型,與今天最大的鳥類鴕鳥相比,它真的重量級選手,下面還有已經滅絕的渡渡鳥和大海雀模型,圖片來自網絡

象鳥的滅絕

正是由於象鳥在馬達加斯加居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它們並沒有遭到人類的大量捕殺,這也是象鳥爲什麼能與人類共存這麼長時間的重要原因。由於海島資源有限,供養像象鳥這樣的大型動物壓力很大,因此其數量本來就不多。與象鳥的情況相反,馬達加斯加島上人類的數量卻在不斷增加,人類採用傳統的刀耕火種的方式改造環境、開墾耕地,這使得象鳥的棲息地不斷縮小,數量也持續下降。儘管人類不直接獵殺象鳥,但是卻採集象鳥蛋作爲食物,這對繁殖能力本來就不強的象鳥來說是重大的打擊。就這樣,在人類有意無意的影響之下,象鳥最終於17世紀滅絕,有記載最後一次目擊象鳥的時間最後停留在1649年。

象鳥的滅絕帶走了巨型鳥類最後的希望和夢想,今天的人類只能通過骨骼化石和蛋來想象這種動物的高大於優雅。

象鳥:史上第一巨鳥

今天,人們只能在博物館中一睹象鳥的風采,圖片來自網絡

最大的鳥

象鳥:史上第一巨鳥

Kelenken是目前發現最高的鳥類,圖片來自網絡

2006年,南美洲發現的屬於駭鳥科的Kelenken,其腦袋長71釐米,這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鳥類頭骨,其身高3.2米,也是目前發現的最高的鳥類。有了最大的腦袋和最高的身高,新聞報道開始稱Kelenken是新鳥王,把象鳥比了下去。

實際上,我們評價一種動物的大小並不僅僅看它是不是最高,體重也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別看Kelenken長得高,它的體重卻只有250千克,遠低於象鳥的500+,甚至低於同屬於駭鳥科的雷鳴鳥(350-400千克),所以其還遠遠算不上是最大的鳥類。

象鳥:史上第一巨鳥

正在追逐獵物的澳洲奔鳥,它是巨大有力的陸行鳥類,圖片來自網絡

按照身高和體重,目前最大鳥類的排名是:第一名,象鳥;第二名,澳洲奔鳥;第三名,雷鳴鳥。大家可以忘了Kelenken啦,這些都是鬼扯。

參考資料:

1.Mitchell, K. J.; Llamas, B.; Soubrier, J.;Rawlence, N. J.; Worthy, T. H.; Wood, J.; Lee, M. S. Y.; Cooper, A. (2014-05-23)."Ancient DNA reveals elephant birds and kiwi are sister taxa and clarifiesratite bird evolution". Science 344 (6186): 898–900.doi:10.1126/science.1251981. PMID 24855267.

2."BBC Nature - Elephant birds videos,news and facts". bbc.co.uk. October 2014. Retrieved 2015-04-10.

3.Etienne de Flacourt (1658). Histoire de lagrande isle Madagascar.chez Alexandre Lesselin. p. 165. Retrieved 21 May 2013.

4.Trevor H. Worthy, Warren D. Handley,Michael Archer and Suzanne J. Hand (2016). "The extinct flightlessmihirungs (Aves, Dromornithidae): cranial anatomy, a new species, andassessment of Oligo-Miocene lineage diversity". Journal of VertebratePaleontology. Online edition: e1031345. doi:10.1080/02724634.2015.1031345.

對了,下一期介紹史前最大飛鳥——桑氏僞齒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