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暂且抛开该则广告所引发的社会现象是好是坏,亦或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是益是害,短短11个字的广告词本身所带来的营销效果,的确让人仰目。“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教育机构常用的一句广告语,意在鼓动家长掏钱送孩子去学奥数、学钢琴什么的,其广告效果,不可不谓是“引得无数家长尽折腰”。

戳中痛点!让消费者跟着你走!

文/牛东

痛点营销就是激发并满足潜在用户的痛点。

戳中痛点!让消费者跟着你走!

通过几个简单的案例大家感受一下痛点营销的威力。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教育机构常用的一句广告语,意在鼓动家长掏钱送孩子去学奥数、学钢琴什么的,其广告效果,不可不谓是“引得无数家长尽折腰”。

暂且抛开该则广告所引发的社会现象是好是坏,亦或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是益是害,短短11个字的广告词本身所带来的营销效果,的确让人仰目。

究其原因,在于它成功的应用了痛点营销理论。

首先,它戳中了家长们历史的痛处:原来现在的我之所以没有成才,就是因为当年我的父母亲们缺乏投入,让我输在了起跑线上。广告词巧妙地隐藏了一位台词的喊话人,仿佛是一位失意落魄的失败者在血泪哭诉,也仿佛是一位闻道在先的成功家长在炫耀总结,总之,它会让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竞技场上的起跑线输不起。

其次,广告戳中了家长们现实的痛处:声名显赫的高官达贵咱比不起,腰缠万贯的大商巨贾咱比不来,街头叫卖的小商小贩、两腿泥裤的农家子弟咱还比不得吗,隔壁邻家的孩子都在学,这学费咱也交得起,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不苦孩子。广告词再次巧妙地亮示了一个“输”字:你若不送你的孩子来学习,输的不仅是孩子的起跑线,输的还有家长们的经济条件面子。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广告找准了受众,广告说的是孩子的事,买单的却是家长们,有一定的购买能力,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怕你“春风不度玉门关”。

痛点营销成功案例很多,类似旅游商的“爱我,就带我去明月山”,潜台词是“不带我去明月山,就是不爱我的表现”;房地产商的“有情人终成房奴,有房人终成眷属”,潜台词是“相夫择婿要挑有房的,结婚后买会成房奴,结婚前买你们的爱情生活才会甜蜜,赶紧凑钱买房吧”,这些都是抓住了广告受众的某些痛处,将话题过度发酵、升温。

商家的痛点营销是不是让你感到了一丝恐惧。正确用好痛点营销理论,是我们营销人需要深思的课题。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