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有一条视频在网络上火了。视频的女子以炫耀的口气表示“听说全世界都在找我,我就在这”。警方根据视频拍摄的背景确定,该女子就在缅甸,最终将其抓获归案。

调查显示,该女子以高额利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400多万,导致近200人被骗。她潜逃国外后本以为自此可以逍遥法外,没想到最终拍摄视频暴露行踪。很多网友都有疑问,从其在事件中表现出的智商来看,是怎么骗到这1400万的?其实这就是利用了人们在投资理财方面存在的误区。

女子骗取千万潜逃,并发视频炫耀,这种智商怎么会非法集资到钱?

近些年我国非法集资案件比较频繁,不法分子都是打着高收益的幌子诱使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最终血本无归。我国曾以12%的年利息作为判断非法集资的标准,而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不久前曾经表示,“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女子骗取千万潜逃,并发视频炫耀,这种智商怎么会非法集资到钱?

那么,为什么说收益率高就一定有风险呢。今天,我们就用最简单的办法来给大家算一下。如果在街头一个西装革履的小伙子拉住你,说他们公司在销售一款年化收益率12%的理财,那么他有很大可能供职于一家P2P公司或者更不靠谱的机构,我们假设这家公司名字是A公司,因为A公司公信力较差,就要给业务人员开出高额提成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成比例为2%,也就是说这个小伙子卖出100万理财产品,立即就能赚到2万块。也是由于公信力不足,A公司为了取信于客户,一般都会在城市的黄金地段最好的写字楼租下大面积的办公场所,中高管们出入皆豪车,谈业务必在五星级酒店。因此,A公司的运营成本都比较高,在营业收入的2~3%之间。

女子骗取千万潜逃,并发视频炫耀,这种智商怎么会非法集资到钱?

这么努力赚钱的公司,自然也得追求高利润,我们就算A公司再拿走2~3%吧。那么重点来了,A公司从老百姓手中以12%的利息拿到钱,加上各种成本,他们贷给借款人的利息必须要超过20%,这个商业模式才成立。

要知道我国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是4.35%,银行按照客户风险的不同程度,围绕基准利率上下浮动。但再怎么上浮,也不会达到20%。需要从已超过20%的利息贷款的都是什么样的公司呢?首先可以确定一定是资产负债状况非常糟糕,已经无法从银行贷到款;其次,他必须要赚到比20%更高的利润,可是放眼全国,即使是一直被视为暴利行业的房地产,平均利润率也达不到这个水平。据此可以判断,A公司放出去的贷款都有极高风险,借款人违约的概率非常大,导致A公司也就不能按时向购买理财的客户兑付本金和利息,造成买理财客户的资金损失。

女子骗取千万潜逃,并发视频炫耀,这种智商怎么会非法集资到钱?

请注意,这里面我们给A公司的人设还是良心商家,他们确实想通过借贷之间的利息差实现经营目标,只是由于资金成本和对外贷款利率过高,根本无法把控风险最后崩盘。就更不用提那些一开始就憋着坏,想骗够一定数目就跑路的不法分子。

当然,也并不是说市场上不存在高收益的金融产品,比如很多偏股型基金,在股市行情好的某个阶段可能会有20%以上的收益,但投资领域有一条规律,那就是收益与风险成正比,这种高收益背后一定是高风险,正规金融机构在向客户销售这类产品时,一定有提示风险的环节,甚至还要对投资人进行风险评测。

女子骗取千万潜逃,并发视频炫耀,这种智商怎么会非法集资到钱?

而如果有人跟你说他们公司的产品收益很高,但绝对没有风险,保本保收益,你就一定要小心了。如果他还告诉你公司的董事长去年拿了斯坦福金融学博士学位,上个月刚从联合国总部开会回来,那基本就可以判定是非法集资了。

女子骗取千万潜逃,并发视频炫耀,这种智商怎么会非法集资到钱?

您对非法集资的套路了解吗?欢迎在节目下方留言,让更多朋友了解非法集资的危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