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網:伴隨着五月份即將結束,2019年一季度中國內地31個省級行政區完整版GDP數據,近日已由國家統計局公佈。

從四月底到五月初這個時間階段中,伴隨着全國主要省份一季度經濟數據的陸續公佈,我們前前後後已經推送過多篇相關的跟進解讀。對一季度經濟數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回顧往期推送即可。

今天的推送,主要目的在於補齊一季度內地31個省級行政區GDP數據,方便有相關需求的朋友進行參考和查閱。所以解讀的部分,我們只會點到爲止。另外關於季度經濟數據的態度,我個人一直也都是強調了解即可,因爲三個月的時間區間較短,相比年報參考性要弱不少。

數據顯示,廣東、江蘇、山東一季度GDP總量超過2萬億元,位居前三名。前三省份經濟基量優勢十分明顯,與第四位之後的省份拉開距離較大,未來還將長期保持當下的格局。但值得注意的是,前三省份彼此間的數據差異,仍在進一步拉大,且已經形成明顯的趨勢性。

31個內地省級行政區中,共有17個省份一季度GDP增速超全國,其中雲南一季度GDP增速爲9.7%,位居全國第一。當冠軍增速已回落至10%以內後,中國區域經濟未來也將逐漸告別過去的超高速增長,逐漸趨向平穩。

從增速來看,一季度GDP增速超過9%的省份共有3個,分別是:雲南9.7%,貴州9.2%,西藏9.1%;一季度GDP增速超過介於8%~9%之間的省份同樣是3個,分別是:江西8.6%,福建8.2%,湖北8.1%。

以上增速明顯快於全國其他省份的地區,主要集中在經濟基量偏低的中西部地區。東部沿海地區中,經濟基量較低的福建同樣保持了超過8%的高增速。

與此同時,部分省份的經濟增長仍處於低位階段。一季度共有9省市GDP增速不足6%,分別是:上海5.7%,青海5.7%,內蒙古5.5%,山東5.5%,海南5.5%,黑龍江5.3%,新疆5.3%,天津4.5%,吉林2.4%。

一季度經濟成績不理想的9省市中,北方的情況顯然更爲嚴峻,共有7省市位列其中。東北、華北、西北各上榜2省,北方經濟體量第一省山東伴隨着轉型進入深水區,承受的壓力開始全面展現。

不過同比去年一季度,天津今年雖然依舊低位盤旋,但是整體有所回升。黑龍江和吉林則是繼續延續去年的頹勢,沒有明顯變化。而遼寧,則進入反彈期,在經濟增速倒數排名中已經不見了身影。

結合今年十分複雜和嚴峻的國內外宏觀經濟大背景,年末回顧全年各省經濟表現時,以上省份表現不佳的幾率仍較大。經濟轉型趕早不趕晚的“魔咒”,正在進一步發揮效力。

相關文章